當記者見到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應屆畢業生蘇振杭時,他正在杭州市余杭區某企業做外貿業務員。從熟悉產品到業務開發,再到生產銷售……入職僅3個月,蘇振杭就基本熟悉了工作內容和流程,還取得了喜人的銷售業績。
“企業對我的業務能力很認可,前不久,我還拿下了一筆10萬元的訂單?!碧K振杭認為,能這么快適應新崗位,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雙創教育鍛煉了我的思維能力,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這些都是一名優秀外貿業務員所必備的,也能讓我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長期以來,高職生就業面臨著這樣的窘境:“好就業”,但難“就好業”?!案呗毊厴I生的初次就業率往往比較高,但就業質量總體上卻并不理想?!闭憬べQ職院黨委副書記倪建發直言,學校要實現的高質量就業,是支撐學生可持續發展,滿足企業對復合型人才需求,與技能型社會和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高度匹配的就業。
近年來,浙江工貿職院通過構建“系統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建“園區化”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開發“精品化”創新創業線上課程、打造“雙師化”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等形式,不斷強化創新創業教育。
浙江省高校畢業生職業發展狀況及人才培養質量調查數據顯示,浙江工貿職院2021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98.49%,就業率連續14年超過98%;近5屆畢業生創新能力平均值為94.74(全省平均86.94),畢業生一年后平均自主創業率為11.24%(全省平均5.42%),名列全省高校前茅。
給學生播下夢想的種子
雙創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疫情影響下,高職生就業形勢越發嚴峻。這段時間,其他學生都在忙著投簡歷、找工作,但應屆畢業生干晨晨卻沒有這樣的煩惱。事實上,早在去年11月,他就帶領團隊開創了第一家個人花藝品牌,目前的花束業務已覆蓋30余家單位,月平均銷售額超6萬元。
“我很早就明確了自己的創業方向,也知道該怎么做。”干晨晨將這一切歸功于學?!跋到y化”的創新創業教育?!按笠粫r,學校就開設了創新創業普及教育必修課,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寫下了人生第一份創業計劃書;大二時,學校又開設了創業選修課,聘請創業企業家進校園為我們授業解惑;到了大三,我們這些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還能轉入創業學院免費接受更專業的創業教育,并在校內的園區企業或眾創空間內開展創業實踐。”干晨晨說。
“開展雙創教育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學會創業,也不是讓所有學生都去創業,而是通過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在每個學生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讓高職生也能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闭憬べQ職院創業學院院長林海春告訴記者,學校始終堅持將雙創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形成了“分層分類”精準育人的雙創教育體系。其中,“分層”是根據學生群體的不同,開展“普及+通識+專創融合+實踐”不同層次的雙創教育,以滿足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分類”是指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創業意向、創業項目的不同,分別在創業通識教育階段、“2+1”創新創業教育階段、實踐教育階段按專業類別開展針對性的雙創教育,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此外,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浙江工貿職院還著力開發了“精品化”的創新創業線上課程,主持建設了國家級職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資源庫,系統設計了普及課程、專業課程、實操課程、雙創與專業融合課程等四級課程體系,建成了“大學生創業基礎”等3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15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截至目前,資源庫注冊人數已超48萬,總訪問量超1億次,課程共享覆蓋2246所院校。尤其是疫情期間,該資源庫的用戶訪問量增長了近20倍。
企業“搬”進學校
“校企一體”育人才
童琳策是浙江工貿職院電信專業的畢業生,2017年畢業后,他就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溫州市北橙策略廣告有限公司,目前的年收入已有幾十萬元,“多虧了大三時在校內園區企業的創業實踐經歷,我才能一畢業就實現高質量就業”。
2016年,抱有創業意向的童琳策順利轉入創業學院“創業班”。該班采用半天在校上理論課,半天到校內園區企業實踐學習的教學模式?!爱敃r,我的創業導師就是現在的公司老板,正是在她的指導下,我積累了豐富的創業管理實踐經驗,各方面能力均有了明顯提升。”就這樣,畢業后,經過雙向選擇,童琳策順利進入該公司工作。
“實踐是創業的必經環節,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創業實踐,我們將企業‘搬’到了校園里。”浙江工貿職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邵超群介紹,從2007年開始,學校就啟動了“三園區三基地”建設,采取“產權+市場契約”方式,政校行企共建“園區化”創新創業教育綜合實踐支撐和服務融合體。截至目前,以“三園區三基地”為核心,浙江工貿職院已引入企業56家,并創辦了國家級眾創空間,形成了“體驗+實訓+孵化”的創新創業實踐環境和文化氛圍,激發了學生創新創業的內在動機?!皩W校通過‘園區化’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打通了行業企業創新鏈與高職雙創人才培養鏈,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兼具雙創素養和專業能力的‘雙創型’技術技能人才?!鄙鄢赫f。
與此同時,浙江工貿職院還與下屬園區共建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并在企業入駐協議中規定了承擔教學任務和接受師生創業實踐的條款。一方面,該校能聘請園區企業家擔任創業導師,兼職授課、開設講座、與學生創業團隊一對一結對服務;另一方面,學校各專業還能分別選派教師到園區開展創業實踐或自主創業,與園區企業共同開發相關課程,形成了“老板即導師”和“教師即老板”的“雙導師”師資隊伍。
倪建發表示,學校與園區人員的雙向交叉流動,實現了雙重職責的自然轉化,使園區成為“校外導師”的來源基地、教師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基地,建成了一支“雙師化”的雙創教育教師隊伍,推動了“雙創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升了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高了畢業生就業創業質量。(邵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