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張雅琳
張雅琳,女,漢族,中共預備黨員,2000年3月出生,浙江溫嶺人,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應電181班學生,任學院團委辦公室主任、班級團支部團支書,現就職于上海華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
張雅琳曾獲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全國二等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高職組集成電路開發及應用比賽全國三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省一等獎,“建行杯”第六屆浙江省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銀獎,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等近30張榮譽。
公益“芯”:青春不悔付出
她說:“腳踏實地,才能讓夢想的光照進現實里。”
阿茲海默癥,即俗稱的“老年智呆”,據統計,目前中國患有阿茲海默癥的老人500萬人之多,且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病例。而每一年走失的老人就有50萬之多。
而張雅琳就是阿茲海默癥患者的家屬,她的外公從2015年開始顯出癥狀,并走失了7次,所以她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失智老人易走失的這個困境。
為什么不能做出一種芯片,安裝在老人的鞋子、皮帶等日用品中,幫助那些易走失的失智老人回家呢?懷著這樣的初心,張雅琳和她的團隊伙伴們在當地企業的支持下,參與研發了“老人智能卡片”,這款產品具備價格低、輻射量低、高精度、實時交互和待機時間長的優勢,更加適合老年人的生活特點和使用習慣。
為了讓更多的人受益,她和她的團隊利用暑假時間,走訪了5個社區,上門給200余位老人免費發放 “防走失智能卡片”,并耐心解釋使用方法。2020年,張雅琳作為項目負責人將“老人智能卡片” 帶上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舞臺,得到了省級銀獎的佳績。同時她還積極奔走在醫院、社區、養老院,希望能將這款產品盡快落地。
經過張雅琳和她的團隊伙伴的積極努力,目前,這款產品已與金華市中醫院、金華市人民醫院等達成合作意向,投入金華市10余個社區和義烏市養老院使用,全市佩戴人數超過2萬,設備上線率達96%。目前項目已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100余人。
精技“芯”:巾幗不讓須眉
她說:“既然選擇了堅持,我就一定要付出所有努力做到最好!”
大一第二學期,張雅琳入選了學院“集成電路開發與測試”創新班,創新“796”(早7點,晚,9點,一周學習六天)的學習模式,讓許多同學心生畏懼、退縮,但她突破重重考驗,成為團隊中唯一留下的女生。她不但沒有放松要求,反而更細心認真地對待每一次任務,憑借著她的責任心、耐心以及細心,她成功成為了團隊隊長,帶領團隊參與各類學科比賽。
2018年的暑假,她作為大一學生留校,參與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比賽歷經四天三夜,為了高效利用時間,她和團隊伙伴們將實驗室變成了家,餓了就吃泡面,困了就靠在椅子上瞇一會兒,比賽歷時86小時,而她僅僅睡了14小時。
付出終有回報,張雅琳和她的團隊以近滿分的優異成績,贏得了省一等獎,并得到了與本科院校同臺競爭國獎的機會!
在電賽國賽備賽時,每天僅有6小時睡眠時間,她不斷鞏固模電數電知識,不斷進行電路設計與調試,以達到最優方案。
最后,她的團隊憑借著扎實的技術,過硬的心理素質,在1143支本科、專科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全國二等獎的好成績!
專業技能精進的腳步沒有停歇,2020年11月,她又一次得到了參加全國競賽的機會,她迅速進入備賽狀態,卻收到了一個艱巨的任務,在賽前80天,要將300余頁書本吃透。
她沒有打退堂鼓,每天學習15小時的狀態,全身心投入到備賽中去。沒有老師請教,她積極在網上搜索信息數據;關鍵題型記不住,她將全部題目進行分類歸納,添加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出了一份500余頁的學習筆記,并通過“學習通”將所有易錯題型循環重復;學習效率太低,她在寒冬用冷水洗臉,強迫自己清醒……
賽前,她可以很明確的講出哪一個知識點在哪頁的第幾行;800題的題庫達到百分百正確率;熟記20余片模電芯片的功能記憶、電路設計,并熟練操作對應的焊接和測試。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團隊再次站到了領獎臺上,獲得了全國三等獎的好成績。
工匠“芯”:助力中國智造
她說“沒有會錯的數據,只有一絲不茍的態度和不斷創新的方法。”
在學校時,張雅琳是學院團委辦公室主任,工作職責就是完成一系列數據分析。學院學生《品德養成與實踐》課程考核、班級考核、團學組織考核等,每一項工作都涉及到大量數據的匯總、統計、核實、分析,僅僅整個學院3個年級學生《品德養成與實踐》課程的數據就包括寢室建設、志愿服務、活動競賽等在內的19類支撐數據,累計六萬余條。而倔強的張雅琳并不滿足現有的方法,她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反思,大大縮短了數據的統計時間,并將出錯率降到了最低。
后來她將這種一絲不茍,不斷創新的精神又帶到了工作崗位上。
2020下半年,張雅琳通過校園招聘,入職上海華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產品與測試部,目前是一名失效分析科任助理工程師,她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檢測芯片的功能,以提升產品的良品率,把控好產品批量生產前的質量關。
誰說女子不如男,工匠亦可為巾幗!
中國“心”,是一顆奉獻之初心,窮盡自己所學、所能、所會、所強,扶助社會上老弱群體。
中國“心”,亦是一顆創新之心, 不安現狀、突破自我,融會貫通,反思總結。
中國“心”,更是一顆工匠之心,精益求精,強吾輩之技能,走報國之路!
【推薦語】
張雅琳同學執著專注、精益求精、敢于突破,熱愛創新,且頗有巾幗不讓須眉的風范。她身上具備的珍貴品質,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工匠精神的集中體現,她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全力奔跑在青年一代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道路上。而賦予她強大動力的正是源于她本人對黨的堅決擁護,她帶著一顆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工作中,表現出了一位青年共產黨員報效祖國的擔當!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王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