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牽頭,縉云縣工藝美術學校、青田縣職業技術學校和云和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共同舉行“山海職教合作聯盟”簽約儀式,四所學校簽署了“山海職教合作聯盟”合作協議。
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王小林代表合作聯盟牽頭單位致辭。他表示,學校和麗水地區各校間淵源深厚,合作歷史悠久,此次簽約從單邊交流邁向多邊多方,是優勢互補、優勢疊加。他希望四所學校共同交流,加強協作,相互間將好做法、好經驗、好想法共享互補共促提升,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助推器。
云和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陳偉華簡要介紹云和本土情況及學校辦學概況。他表示,“山海職教合作聯盟”的建立,為四所學校進一步深化交流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將在黨建、文化、校本研修、辦學特色、學校管理、學生培養方法等方面開展結對合作,攜手共促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青田縣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項建微、縉云縣工藝美術學校副校長鄭朝輝分別發言。
海寧市教育局職成教科科長陳海峰祝賀“山海工程20年”之際“山海職教合作聯盟”成立,并對四校聯動協同發展寄予厚望。
儀式結束,四所學校圍繞“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在中職學校的探索”進行首次專題活動。王小林以“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紅船旁的弄潮兒”為題,從名學生、名師、名專業、名校四個維度及“鏈上教育”實踐,與聯盟校成員分享、交流典型成果和發展思路。他認為,“鏈上教育”是解決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孤島型”專業設置與“融通型”產業環節間的矛盾和“狹義型”培養模式與“復合型”人才需求間的矛盾。“爸爸的皮衣”主題性生產實習,是“鏈上德育”,從“一課一得”到“一課一德”,既是對德育教育的融入,又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聯盟校成員還參觀了云和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產教融合大樓、云和抗戰紀念館等地,詳細了解學校思政融合情況。(項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