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韻,越音悠揚。9月8日上午,安吉社區教育學院孝豐分院越劇班秋季學期正式開課,38 名越劇愛好者齊聚孝豐南臺社區文化禮堂,在專業教師任妮亞的指導下,共同學習經典越劇《洗馬橋》中的 “橋頭分別” 選段。作為 “孝城大學堂” 文化傳承系列活動之一,此次開課為地方戲曲愛好者搭建了交流學習的平臺,讓越劇藝術在社區煥發生機。
當日上午8時,南臺社區文化禮堂,學員們早早到場,有輕聲哼唱熟悉的曲調,等待課程開始。隨著任妮亞老師的到來,課堂迅速安靜下來。“《洗馬橋》是越劇經典劇目,‘橋頭分別’這段戲情感濃烈,既考驗唱腔技巧,又講究身段表演。” 任老師開門見山,先通過視頻片段帶學員回顧劇情背景,解析角色的情感邏輯,隨后示范起核心唱段。
“‘一要你,勤攻讀……’這句要注意氣息下沉,尾音帶顫音,才能唱出囑托的懇切。” 任妮亞邊唱邊做手勢,細膩展示咬字、運氣的要點。她走到學員中間,逐人糾正唱腔細節:“李大姐,這里的轉音可以再柔和些”“王師傅,身段要配合唱詞的節奏,轉身時幅度再小一點”。針對 “橋頭分別” 中男女主角的對手戲,她還特意拆分動作,指導學員通過眼神交流、手勢起伏傳遞角色的不舍與牽掛。
課堂上,學員們學得專注投入。年近六旬的周阿姨拿出筆,在樂譜上認真記錄唱腔起伏的標記;吳阿姨則用手機錄下老師的示范視頻,便于課后反復練習。當大家分組排練時,禮堂內響起此起彼伏的越劇唱段,雖偶有跑調或動作卡頓,但每個人都飽含熱情,引得任老師頻頻點頭:“大家悟性很高,多練幾次就能找到感覺。”
“在家門口就能跟著專業老師學經典,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 學員們紛紛表示,越劇班不僅圓了自己的戲曲夢,更讓大家在排練中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作為 “孝城大學堂” 的特色課程,孝豐分院越劇班已連續開設2年,始終以傳承地方文化、豐富居民精神生活為目標。分院負責人陳碩老師表示,秋季學期將持續深耕經典劇目教學,計劃年底舉辦小型匯報演出,讓學員們在實踐中感受越劇魅力,推動傳統藝術在社區落地生根。(陳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