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嘉禾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工程造價組作為“嘉禾職教·可見教研”活動優秀典型案例代表在2025學年第一學期全市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會議暨“AI賦能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中進行了展示匯報。秉承著“讓每一個孩子都被看見、讓每一位老師都被發現、讓每一次教研都被淬煉”的理念,造價組老師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以“基于BIM技術的中職建筑‘可視化識圖’學習路徑探究”為主題的專項教研創新活動實踐。
精準把脈教學痛點,合力制定教研方案
可見教研活動伊始,工程造價教研組深化“以學定教”理念,針對學生識圖能力薄弱、BIM技術需求迫切等現狀,開展多維度教學調研。通過問卷星、學習通等平臺采集師生、畢業生及用人單位數據,聚焦學生在樓梯詳圖識圖中普遍存在的“平面投影認知障礙”、“尺寸對應混亂”、“構造關聯缺失”三大痛點。
教研組以“樓梯詳圖綜合識讀”為突破,開發系統化教研方案,配套教學設計、導學案及數字化評估工具。通過“研前-研后”量化評分、行為觀測表實現教學效果可視化,構建“云課預習+課堂攻堅”的混合教學模式。通過完成三維目標定位與重難點梳理,為后續精準教學實施奠定數據基礎。
五階遞進促教改,BIM賦能破難點
工程造價教研組以“初探實踐-精準診斷-迭代優化-同課遷移-跨課推廣”五階模式,開展建筑識圖課程深度教研。首輪實踐中,通過實體教具測量與數據比對,建立圖紙映射關系。針對學生參與度低、尺寸理解不透等問題,教研組調整策略,將課堂移至BIM機房,借助Revit軟件多維剖切功能,實現三維模型與二維圖紙的智能映射,使抽象構造可視化。數據顯示,改革后課堂參與率提升至90%,作業完成率達100%,知識掌握度提高40%。
目前,這一模式已成功遷移至平面圖、立面圖等章節的學習,識圖準確率提升40%,并逐步推廣至建筑構造、計量計價等課程,為專業群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數字化教學范式。
可見教研結碩果,識圖教學創新高
通過本次“嘉禾職教·可見教研”專題活動,工程造價組將BIM技術深度融合教學,學生識圖能力實現三大突破:踏面混淆率從72%降至20%,識圖效率提升50%,90%學生掌握復雜空間投影邏輯。團隊開發的《建筑平面圖識讀與繪制》校本教材入選30個BIM案例,配套8個動態微課破解教學難點。
教學成果輻射顯著:學生1+X考證通過率超98%,獲省BIM競賽二等獎等多項榮譽。教師團隊斬獲省級職業能力比賽二等獎、市級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等佳績,形成可推廣的“BIM+教學”雙軌示范成果,為專業建設注入新動能。
回顧教研促反思,BIM融合再啟航
工程造價教研組首創“動態剖切-參數驅動-虛實映射”三階教學法,構建“BIM+混合現實”實訓系統,在教學實訓中有一定突破。后續教研組還將重點推進BIM技術在工程造價全課程以及建筑施工、裝飾等專業的應用,通過系統化課程建設,持續完善可視化教學實踐。
反思當前試點應用范圍,教研組將重點推進兩大方向:縱向深化BIM技術應用,構建覆蓋工程造價全課程鏈的可視化教學體系;橫向輻射建筑施工、裝飾等專業,形成可復制的BIM教學范式。通過系統化課程建設,持續完善可視化教學實踐,為培養新時代建筑人才探索新路徑。
工程造價教研組以“BIM技術賦能樓梯詳圖綜合識讀”項目為支點,推進了建筑識圖教學革新。未來,教研組將持續深化“可見教研”活動,以數據驅動教學,以技術賦能課堂,讓課堂“活”起來。(湯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