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點燃青少年探索宇宙的熱情,播撒科學夢想的種子,近日,紹興市柯橋區柯橋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聯合后梅社區團總支與柯橋中廣有線團隊,在后梅社區精心策劃并成功舉辦了主題為“童心望遠,探索無限”的兒童天文科普手工DIY活動。本次活動創新采用“科學啟蒙+手工實踐”的融合模式,旨在通過生動有趣的互動體驗,打破傳統課堂的邊界,讓深奧的天文知識觸手可及,有效激發孩子們對浩瀚宇宙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活動現場氛圍熱烈而專注。來自各方的團員青年志愿者化身“科學引路人”,以“宇宙中的‘眼睛’”——望遠鏡為生動切入點,引領孩子們步入光學的奇妙世界。志愿者們巧妙地運用了直觀易懂的動畫短片和精心準備的實物模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望遠鏡捕捉光線、匯聚成像的基本原理。講解中,特別聚焦于折射式與反射式望遠鏡這兩種主流類型,通過模型對比,清晰展示了它們在內部構造、光線路徑上的顯著差異,讓孩子們在視覺和思維的碰撞中理解了科學設計的多樣性。
在志愿者們的耐心指導下,孩子們滿懷期待地變身為“小小光學工程師”,投入到簡易折射望遠鏡的組裝環節。他們仔細辨識鏡片、鏡筒等部件,按照步驟小心翼翼地組裝調試。當望遠鏡雛形初現,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孩子們紛紛舉起自己親手制作的“科學之眼”,將鏡頭對準窗外的社區綠植,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發現新大陸般的驚喜與自豪,真切體驗了從“動手做”到“親眼見”的完整“科學發現”過程,在實踐中深刻感知了光學科技的魅力。
后梅社區工作人員:“我們策劃此類科普活動的核心目標,正是希望通過沉浸式的動手實踐,讓抽象的科學原理變得可感可知,有效打破課堂的物理與心理邊界,讓孩子們在‘玩科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愛上科學,感知其無窮魅力。”
后梅社區、橋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柯橋中廣有線等單位將積極聯動,整合資源,計劃圍繞“非遺手作”“生態微觀觀察”等多元化主題,打造系列化、可持續的“家門口的成長課堂”,為社區青少年搭建一個常態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校外實踐與素養提升平臺,讓科學的種子在社區土壤中持續生根發芽。(呂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