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安飛,云和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8電子(2)班優秀畢業生,2021年本科上線被溫州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錄取,2025年成功考取溫州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研究生。
從411分的中考成績,到躋身本科院校,再到攻讀研究生——馬安飛在云和職技校的三年時光里,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蛻變?讓他以水滴石穿的毅力,書寫了從職校生到研究生的逆襲傳奇。
讓我們透過馬安飛的文字,解讀他藏在奮斗背后的 “逆襲密碼”。
馬安飛,就讀于云和職技校18電子(2)班,2021年考取溫州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2025年考取溫州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研究生。
從411分的中考成績,到本科院校,再到研究生,馬安飛在云和職技校的三年,究竟有怎樣的轉變,讓他能用堅持不懈的毅力,完成了從職校生到研究生的逆襲之路?(下文由馬安飛同學撰寫)
中考失利不氣餒,云職三年鑄根基
2018年,我以411分的中考成績踏入云職大門,就讀電子專業。當時我的心中滿是迷茫。然而,班主任李海龍老師與各任課老師們的悉心引導,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的人生方向。“用知識改寫命運”的信念在我的心中生根發芽,我暗暗立下考取本科的目標,開啟了與時間賽跑的奮斗征程。
在云職的18電子(2)班,我度過了充實而忙碌的三年。課堂上,我專注汲取專業知識;課后,我一頭扎進實訓室鉆研技能細節。別人休息時,我在攻克電路原理的難點;周末時光,我認真鉆研本周學習中未曾注意到的細枝末節。這份堅持終獲回報——在2021年高職考中,我以專業成績290分、總分542分的優異成績,成功叩開溫州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的大門。
大學逐夢再起航,考研路上勇攀登
進入大學后,我延續著云職時期的拼搏勁頭。我不僅斬獲校級獎學金,還在省級專業競賽中嶄露頭角,更以社團社長的身份組織各類志愿活動,實現了學業與綜合能力的雙向提升。大三那年,考研的念頭在我心中堅定下來。深知自身基礎薄弱,我為自己制定了嚴苛的學習計劃:清晨6點的圖書館門前有我等待的身影,深夜10點的閉館鈴聲伴我踏上歸途。
備考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未知的挑戰曾讓我陷入焦慮。但我很快調整心態:“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將“待會兒再說”換成“現在就做”,不拖沓、不推諉,用行動驅散迷茫。在螺旋上升的學習過程中,我始終保持開放心態,在錯題中反思,在模考中精進。2025年,我以初試312分、復試78.5分的成績,終于成功考取溫州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研究生。
云職精神助逆襲,職教道路寬又廣
從云職到溫大,從學士到碩士,我自己的成長軌跡也打破了原本我對“職校生難有出路”的成見,也讓我逐漸明白了“職業教育不是終點,而是另一條起跑線”的真諦。今年九月,我也將開始我人生路上的新征程。云職“蓄德修能 自強不息”的核心精神,將會一直伴隨我的左右,為我今后開啟一段又一段的新征程指明方向。
近年來,云和職技校圍繞“文創”“機電”2大專業群,開設“3+4”中本一體化、“5+0”區域中高職一體化、“3+2”五年一貫制、高職高考預科、現代學徒制定向培養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滿足廣大學子的多重選擇。如今,像馬安飛這樣的“逆襲者”正不斷涌現。云職學子們正用汗水證明:無論起點高低,只要懷揣夢想、步履不停,終將在人生的賽道上綻放光芒。這一束束從云和職技校升起的光,正照亮更多職教學子的未來之路。(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