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午,玉環市中等職技校“啟成班”組織全體成員在圖信樓機房教室開展以“智融課堂,育見未來——AI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路徑”為主題的專題校本研訓活動。活動圍繞AI技術在教學場景中的創新應用展開,通過理論培訓、實操演練、經驗交流三大環節,系統提升青年教師運用AI技術優化教學設計的能力,助力其適應人工智能時代教育變革趨勢,為課堂教學注入智能化轉型新動能。
理論引領,啟迪思維
學校信息技術教師蔡陽杰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教學”主題,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系統闡釋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場景中的創新應用。通過案例解析,他深度展示了AI工具在教學全流程中的實踐價值。在教學前端依托真實學情,快速篩選網絡優質教學資源實現資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在課堂互動中借助AI技術創建虛擬實驗室、模擬真實場景等,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抽象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在作業批改環節可實現自動化評分與學情分析,為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提供依據。蔡老師特別提到,依托智能診斷技術構建的學生數字畫像,能夠使教師精準掌握每位學習者的認知特征與知識盲區,進而實施分層教學策略與個性化干預方案,真正實現從經驗式教學向數據驅動型精準教學的范式轉變。
動手實踐,掌握技能
在實操環節,蔡老師以“課堂點名系統”的設計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HTML和JavaScript技術,實現隨機點名、名單導入等功能。參訓教師們在指導下,親身體驗了AI工具在教學中的應用。例如,利用AI導航網站探索教學資源,設計面向高一年級學生的Python語言選擇結構翻轉課堂教學方案。在指導教師實踐操作的過程中蔡老師有針對性的提出,語言精準表達的重要性,強調檢索六要素。此外,蔡老師還分享了如何利用AI工具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如學員信息表的整理、成績數據的統計等,讓青年教師們看到了AI技術在教務管理中的巨大潛力。
智融課堂,育見未來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日益廣闊。此次研訓活動的成功舉辦,標志著學校在推動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AI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探索構建智能化教學模式體系,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持續動力。(陳麗敏 梁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