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zhàn)略,推動教師隊伍專業(yè)化發(fā)展,長興縣大健康視域下中小學教師素養(yǎng)提升90學分高級培訓班學員在長興教師進修學院和浙江施強培訓學校共同組織下,于5月15日至17日赴杭州學習。此次培訓以“數智賦能·素養(yǎng)進階”為主題,通過實地觀摩、專題講座與數字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助力教師隊伍綜合素養(yǎng)全面提升。
聚焦健康校園,沉浸式觀摩促實踐創(chuàng)新
首站,學員們走進浙師大附屬丁蕙實驗小學,在學校魏夢華主任的帶領和講解下走訪了學校三生體驗館,深入體驗校園文化建設與健康育人實踐。隨后,學員們聆聽了學校書記沈建華的主題講座《重構學習場的育人實踐》,講座從初期困境與變革思考、探究實施與學習策略、研究成效與未來愿景三方面,向學員們全面闡述了學校“生命·生態(tài)·生長”的三生教育理念,讓學員們充分領悟到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是生態(tài)滋養(yǎng)生態(tài)、是生長促進生長的過程。
數智驅動未來,探訪教育數字化前沿陣地
學員們走進浙江省數字教育港,實地探訪教育數字化改革成果。在“教育大腦”指揮中心,全域教育數據實時監(jiān)測系統(tǒng)、城鄉(xiāng)教育資源智能調配模型等應用令人耳目一新;沉浸式體驗“5G+VR虛擬教研”“AI課堂評價系統(tǒng)”后,學員們圍繞“數字化如何助力因材施教”“區(qū)域教育均衡發(fā)展路徑”展開頭腦風暴。
“從黑板到云端,數字化不僅改變了教學手段,更重塑了教育生態(tài)。作為教師,我們必須主動擁抱變革。”參訓教師曹愛美如是說。
錘煉表達藝術,深挖經典賦能教育智慧
培訓中兩場專題講座為教師素養(yǎng)提升注入“雙動力”。《讓話好聽:有稿表達與無稿演說》 由浙江傳媒學院王一婷教授主講,講座從聲音美化訓練、有稿表達技巧、無稿演說策略三方面,結合教師職業(yè)場景,通過情境模擬、即興演講等形式,幫助學員掌握“言之有度、言之有情”的表達藝術。
《紅樓夢:以小見大的典范》 特邀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魯煥清教授主講,以《紅樓夢》中的教育啟示為切入點,剖析經典文學中的育人智慧,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娓娓道來《紅樓夢》這部經典名著與時俱進的傳奇魅力。將紅樓故事與現實職場、人生智慧相聯(lián)系,領悟《紅樓夢》不僅是文學經典,更是蘊含無盡生活哲理的寶藏 。
“語言是教師的武器,文學是育人的根基,今天的培訓讓我深刻意識到,教育者需兼具硬技能與軟文化。”學員吳麗麗在課后分享道。
本次培訓緊扣“大健康”與“數字化”雙主線,通過多元學習場景構建,助力教師實現“教學能力、人文素養(yǎng)、技術應用”三維突破。學員們紛紛表示,將把杭州經驗轉化為本土化實踐,在課堂中踐行健康育人理念,在教學中探索數智融合路徑,為長興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動能。(朱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