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安吉縣社區教育學院遞鋪分院在義土塔村老年學堂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腰鼓培訓活動?;顒犹匮h級非遺項目傳承人唐麗麗擔任指導老師,吸引了21名老年學員積極參與,在鏗鏘鼓點中傳承民俗文化,為鄉村振興注入藝術活力。
培訓現場,唐麗麗老師從腰鼓的歷史淵源、基本技法入手,手把手教學員們系鼓、握槌要領。緊接著,唐老師教大家學習“十字步”“纏腰打”“轉身擊鼓”等經典擊打動作。并告訴大家這些動作強調是手、眼、身、步的協調配合,需要慢慢地練,反復練。在場的老年學員們精神飽滿,跟隨老師節奏一起敲打起來,廣場上紅綢翻飛間,鼓聲時而激昂如雷,時而輕快似雨,展現出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在教學過程中,唐老師還教大家練習了《秧歌調》《豐收鼓點》等傳統節奏。最后,唐老師編排了《清明踏春》等新主題節目,目的是培養老年學員對鼓點強弱、快慢的感知與表現力掌握。培訓結束后,年過七旬的學員李阿姨笑道:“年輕時看花腰戲就愛這熱鬧勁兒,沒想到老了還能親手學,渾身都帶勁!”
這支新組建的“銀發腰鼓隊”不僅活躍在課堂,更走向田間地頭、村文化廣場。傍晚,隊員們身著傳統服飾,在油菜花田間敲響歡快的《豐收調》,用躍動的身影裝點美麗鄉村畫卷。村民紛紛駐足喝彩,年輕人舉起手機記錄這充滿鄉土氣息的文化風景。“聽著鼓聲干活都不覺得累!”正在干農活的村民黃大哥笑著說。
據悉,此次培訓將非遺傳承與老年教育深度融合,既讓傳統文化“活”起來,也為農村老年人搭建了老有所學的平臺。下一步,遞鋪分院將腰鼓表演融入節氣民俗、文旅活動,開發“非遺+旅游”體驗項目,讓傳統藝術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文化引擎。(黃雙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