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傳統民俗文化,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4月2日下午,安吉縣社區教育學院遞鋪分院在南北莊老年學堂組織開展了“包青團寄清明”主題活動。活動邀請了王秀琴阿姨擔任指導老師,22名老年學員在艾草清香中體驗了別樣清明習俗。
活動現場,糯米粉、艾草汁、豆沙餡和咸味餡料等材料整齊擺放。王秀琴阿姨先介紹了清明節吃青團的傳統寓意,如“寒食禁火”“艾草辟邪”等傳統習俗。接著王阿姨傳授揉面技巧,手把手教大家制作過程,并強調和面團要揉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才行。同時強調包餡時要虎口收攏,這樣蒸煮時才不會露餡。王秀琴阿姨通俗易懂的講解讓老年學堂的學員們躍躍欲試。老人們戴起手套,有的負責揉制青綠面團,有的專注包裹餡料,現場歡聲笑語不斷。經過近兩小時的制作,150余枚碧玉般的青團整齊排列。最后,王阿姨告訴大家蒸制要求,青團底部刷油,水開后蒸10-12分鐘,出鍋前刷油防粘。不一會兒,蒸籠升起裊裊白霧,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艾草香氣。
“以前清明都是買現成的,今天手作青團寄清明更有意義!” 68歲的學員張玉華捧著親手制作的青團感慨道。遞鋪分院通過傳統美食制作體驗,既讓老人們感受到節日文化內涵,又增進了鄰里互動交流。活動結束后,學員們將部分青團贈送給社區獨居老人,讓傳統節日的溫暖在社區延續。
據悉,此次清明主題活動是“銀齡樂學”系列課程的重要環節,后續將持續開展二十四節氣民俗體驗活動,讓傳統文化在各村老年學堂中煥發新活力。(黃雙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