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浙江開放大學龍泉學院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的號召,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成功舉辦春季“日間授課”活動的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在龍泉學院內舉行,儀式上,學院領導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開展春季“日間授課”活動,旨在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促進社區居民提升文化素養、提高生活品質,推進縣域學習型社區建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春季“日間授課”課程包括:瑜伽、中國舞、爵士舞、美術、書法、非洲鼓、八段錦等,內容豐富多樣,滿足不同學員的學習興趣和需求。在授課時間上,春季“日間授課”活動時間安排合理,充分利用白天的時間進行學習,避開了早晚高峰和夜間休息時間,使得學員們能夠在精力充沛的時段接受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模式上,春季“日間授課”活動采用線下授課的教學模式,方便師生即時的互動,學生可以隨時提問,教師也能迅速給予解答和反饋。在師資力量上,春季“日間授課”活動的授課教師除了本學院的教師外,還專門聘請了外聘專業教師,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能夠為學員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
在開班儀式上,學員也發表了感言。他們表示,“日間授課”活動的開展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學院提供的學習環境非常滿意,教室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為他們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課程內容既豐富又實用,能夠滿足了他們的學習需求。讓他們能夠在工作生活之余繼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促進了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和諧度。同時,他們也感謝龍泉學院為他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學習平臺和資源。
美術的教室里,墻面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畫作,從細膩的素描到色彩斑斕的油畫,畫架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每個學員都沉浸在自己的創作世界中,有的學員低頭專注地勾勒線條,筆尖在紙上輕盈跳躍,如同舞者在舞臺上演繹著無聲的旋律;有的學員則手持調色板,眼神在顏料與畫布間來回穿梭,每一次調色都像是為作品賦予新的生命。
瑜伽的教室里,瑜伽培訓不僅是一場關于身體柔韌性與力量的訓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升華。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學員們能夠逐步掌握瑜伽的精髓,從淺入深地探索身體的潛能,同時也在心靈層面獲得深刻的啟迪與感悟。
八段錦的教室里,一群來自不同年齡層的學員們身著舒適的運動裝,整齊地排列在教室中央。他們臉上洋溢著期待與好奇,眼神中透露出對八段錦這一古老養生功法的濃厚興趣。隨著八段錦的每一個動作展開,學員們的身體逐漸放松,呼吸變得深沉而均勻。他們時而伸展四肢,時而扭轉腰身,時而拍打經絡,每一個動作都仿佛在喚醒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釋放著積壓已久的疲憊與壓力。
中國舞的教室里,隨著音樂的響起,學員們開始緩緩起舞。他們的動作流暢而富有韻律,每一個轉身、每一個跳躍都充滿了力量與柔美。老師在一旁細心指導,時而糾正學員的姿勢,時而示范更細膩的動作細節,確保每位學員都能準確捕捉到中國舞的獨特韻味。
非洲鼓的教室里,一群來自不同背景的學員們圍坐在非洲鼓旁,他們臉上洋溢著對音樂的熱愛與好奇。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學員們紛紛拿起手中的鼓槌,準備迎接這場節奏的挑戰。非洲鼓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喚醒內心深處的原始力量。在老師的引導下,學員們開始嘗試敲擊鼓面,每一次擊打都伴隨著一聲清脆而有力的回響,整個教室瞬間充滿了節奏感。
書法教室里,氛圍靜謐。一張張宣紙鋪展在古色古香的桌面上,學員們端坐在桌前,手中緊握毛筆,神情專注而投入。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書法藝術的熱愛,每一次提筆、落筆都仿佛在與古人對話,與千年文化進行心靈的交流。
“日間授課”項目的啟動,不僅搭建了一個讓學員們掌握新技能、充實業余時光的寶貴平臺,更為龍泉學院履行其社區服務職能增添了嶄新的活力與色彩。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在這個溫馨而充滿活力的大家庭中,學員們定能滿載知識技能的碩果,收獲珍貴的友誼,攜手并進,在成長的道路上共同綻放光彩。(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