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成職協〔2024〕14號
各會員單位:
根據《關于開展2024年上半年浙江省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協會立項課題結題驗收的通知》要求,經課題負責人申報、各單位初審、省協會材料復審、專家評審和公示,通過結題驗收的課題共179項,現將名單予以公布(見附件)。
附件:2024年度下半年浙江省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科研課題結題名單
浙江省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協會
2024年12月30日
紅頭浙成職協〔2024〕14號 關于公布2024年度下半年浙江省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科研課題結題名單的通知
附件:2024年度下半年浙江省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科研課題結題名單
課題編號 |
課題名稱 |
申報單位 |
主持人 |
主要研究人員 |
2021-186 |
鄉村振興背景下未來農村社區教育發展策略研究 |
浙江開放大學長興學院 |
胡立強 |
王春、周金金、尹章偉 |
2022-1 |
基于社會服務的高職環藝專業教師“雙師”能力提升研究 |
金華職業技術大學 |
方浩俊 |
金穎平、許曉萍、管廣清、許秀平、張劍 |
2022-10 |
崗課賽證融通的金融科技應用專業綜合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 |
單守雪 |
金瑋佳、阮吟暉、李晨暉、鄭旻逸、張曉偉 |
2022-27 |
微仿真平臺的設計與實施方案研究——以機械設計課 程為例 |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
侯玨 |
董虹星、朱昕宇、盛士能 |
2022-46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一核三維四創”在線 |
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黃蘭 |
王敏敏、黃雅蕓、黃志兵、李牧城 |
2022-47 |
積極老齡化背景下的老年群體媒介素養 |
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程文 |
梁驥、袁源潔、崔佳悅、俞佳含 |
2022-123 |
數控專業中職生畢業設計指導的策略研究 |
臺州市黃巖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
解勤哲 |
王云彪、祁杰、應建勇、汪銀麗、張裕華、孫元培、金禮官、劉建榮、陸東松、黃斌 |
2022-131 |
“雙高”背景下中職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 |
嘉興技師學院 |
黃佩虹 |
金曉宇、謝默、沈金強、張曉燕、屠佳貞、王紳宇 |
2022-152 |
“雙高”背景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 |
浙江商貿學校 |
朱政 |
張丹丹、武昊、王曉鳳、張瑜、章肖、沈燕 |
2022-169 |
共富背景下社區教育促“仙鄉小吃”富民實踐研究 |
臺州仙居縣白塔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王燕 |
王振恒、鄭強、李秋芬、崔衛蓮 |
2022-176 |
共同富裕背景下城鄉一體社區教育“浙學通”體系建設和應用路徑研究 |
麗水開放大學 |
盧紅 |
徐建明、方悅昕、金榮標、葉人瑛、施蕾芬、孫燕藝、陳碧華 |
2023-6 |
AI時代老年人智能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研究 |
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葉興宇 |
沈戎芬、包松穎、李娜 |
2023-7 |
非遺融入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的路徑研究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李悅 |
華玉亮、孔德時、錢沉、方冰晶、童家瑋 |
2023-8 |
數智化融入古建筑傳承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及實踐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
顧燕燕 |
華玉亮、胡波、周大坤、方冰晶、駱趣 |
2023-10 |
數字化背景下高職教育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評價機制研究 |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 |
賈昕昕 |
蔣雪芹、呂園園、張雅淋、潘雅輝 |
2023-13 |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電力類課程基于“1223”模式的評價體系研究 |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 |
徐燕 |
黃莉、楊宇峰、王云、劉娟、何雨蕾 |
2023-15 |
教育適應性視角下高職教育評價指標構建研究 |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 |
莊海歡 |
劉益曦、張建平、劉寧、徐來 |
2023-16 |
推進浙江省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國際化培養的路徑創新研究 |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丁崴 |
肖朋偉、黃岳薇、邵 超群、戴心倩 |
2023-17 |
“職成協同”賦能老年人數字融入的機理與路徑研究 |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朱楊瓊 |
吳妮妮、周妍妍、王覓、林楊帆 |
2023-18 |
共同富裕目標下溫州高職專業賦能“5+5+N”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 |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康達 |
陳瀟逸、陳林玲 |
2023-19 |
浙江戲曲音樂伴奏人才培養立體教育模式研究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
段廉 |
吳彬、王茜、譚倫 |
2023-21 |
成人繼續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發展研究——以浙江省地方戲曲青年人才培養為例 |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
潘藝鑫 |
吳灌紅、周偉君、錢麗文、蔣羽乾、鄧懿 |
2023-24 |
現代職業教育服務浙江終身學習型未來社區構建研究 |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
徐蕾 |
張海燕、張敏、徐雨雯、卓佳妮、Andrew Duggan |
2023-25 |
高職院校學生校企協同育人模式探索——以浙金院校園E銀行項目為例 |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
宋春旗 |
陳燕燕 |
2023-35 |
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高職院校在線課程建設與實踐研究 |
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
胡敏 |
曹天一、符茜、金煒、段霄、徐軍富、張偉坤、管玲芳、黃美玲 |
2023-40 |
基于產教融合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研究 |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
張滿東 |
程舒通、譚夢娜、張學謙 |
2023-43 |
中國式職業教育現代化賦能學習型大國建設的價值意蘊、機制構建與實踐路徑 |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
高玉英 |
郝煥香、肖苗苗、趙芝芝、祝悅、趙燕芝、于飛、楊桔 |
2023-44 |
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的路徑研究 |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
馬梓箐 |
張春玲、章靜、劉保玲、張敏 |
2023-47 |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英語延伸教學改革研究 |
浙江金華科貿職業技術學院 |
申鵬云 |
張姝潔、廖璐姍、孟令質、陳偉揚 |
2023-50 |
基于學生認知行為特征的高考選考科目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影響研究 |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
柳小勇 |
張啟明、曹瑜、鄭曉丹、黃曉娜、韓冬越 |
2023-52 |
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核心競爭力提升研究 |
浙江宇翔職業技術學院 |
王金艷 |
蘇金榮、武志霞、樊繼英 |
2023-53 |
基于產教融合的產業學院建設研究——以宋茗白茶產業學院為例 |
浙江宇翔職業技術學院 |
周娟 |
吳建平、唐超、杜夢虹 |
2023-56 |
高校繼續教育管辦督評數字化平臺建設研究——以寧波大學為例 |
寧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陳以海 |
劉蘭蘭、王立達、陳亮 |
2023-57 |
成人繼續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發展-先進制造業人才實踐能力繼續提升研究 |
嘉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
朱海燕 |
謝林明、張今朝、韓瓊、王燕芳、王禎、丁建鋒 |
2023-63 |
“三融合·六步法·四舉措”:基于COMET模型的技工教育創新能力培養實踐研究 |
杭州汽車高級技工學校 |
盧麗俊 |
任妙芳、陳冬冬 |
2023-67 |
“三味課堂”:中職英語繪本教學實踐探索 |
千島湖中等職業學校 |
蔣軍海 |
葉淑瑩 |
2023-68 |
“腳尖上的詩韻”:基于錢塘江詩路的中職生詩詞創學探索 |
千島湖中等職業學校 |
黃志安 |
李珺、丁宏媚、陳引華、蔣軍海 |
2023-69 |
共建·共進·共融:網絡安全現場工程師學院育人策略的實踐研究 |
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張軍輝 |
王姬(執筆)、林爽爽、劉國強、徐吳、潘世華、徐宇龍 |
2023-70 |
技術嵌入與一體發展:數字賦能中職教師發展的研究與實踐 |
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周亞波 |
沈元、王姬、任楓(執筆)、周立山、潘波 |
2023-71 |
產教融合視域下增材制造技術應用專業“2+3”課程創新實踐研究 |
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王姬 |
徐吳(執筆)、王芳、余挺挺、鄭駿笙 |
2023-72 |
中職學校“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建設路徑的探究與實踐 |
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婁海濱 |
劉國柱(執筆)、徐敏、吳勝祥、吳可炯、林浩江 |
2023-73 |
職業技能競賽資源校本化的實踐與研究——以中職網絡賽項為例 |
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胡狄 |
陳琴(執筆)、任星羽、汪躍飛 |
2023-74 |
“崗課賽證”融合的中職國際商務專業目標問題導向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與研究 |
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葉碧瓊 |
陸夢青(執筆)、朱琦曉、俞佳玲、趙琦瓊 |
2023-75 |
一專多能:基于校企協同的鏈式結構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路徑研究 |
寧波市鄞州職業高級中學 |
王瑞君 |
忻琴飛、孫航雨、孟華霞、王成波 |
2023-76 |
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公共音樂課教學改革實踐與研究 |
寧波市鄞州職業高級中學 |
楊劍 |
徐敏、張高峰、馮朋員、嚴肖平 |
2023-77 |
基于分層分類教學的中職藝術類專業教育實踐研究 |
寧波第三技工學校 |
聞旭拓 |
劉伊、魏浩然 |
2023-78 |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以賽促學”行動研究—以藝術設計專業為例 |
寧波第三技工學校 |
錢惠麗 |
陸巧、趙亞星、聞旭拓 |
2023-79 |
中本貫通培養網絡技術現場工程師的制度困境與治理優化研究 |
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 |
張裕生 |
蔡央央、戎曉蕾(執筆)、黃維英、王琪 |
2023-80 |
“產賽教融合”視域下的中職建筑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與實踐 |
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 |
費杰 |
張立峰、葉麗(執筆)、張蓬、謝翼 |
2023-81 |
雙線并進、多崗循環:業財融合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
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 |
胡巧兒 |
俞家輝、王曼娜、朱佳蕾、岑央芳 |
2023-82 |
生態視野下中職混合式教學活動設計與實踐研究 |
寧波市職業與成人教育學院 |
蘇東偉 |
李巧波、葛菲菲、姚露霞、任星羽 |
2023-83 |
多維融通:中職裝配式建筑施工專業一體化教學的探索 |
寧波建設工程學校 |
陳海軍 |
鄭科薇、張王璐(執筆)、盛家敏、周旦盛 |
2023-85 |
“STILE”模式下中職Python課堂教學平臺六年創新實踐 |
慈溪職業高級中學 |
秦名敏 |
韓士杰、鐘鳴、宋荷葉、徐航洋、諸毅銘 |
2023-86 |
基行業所需 創多維融合:跨境電商專業優質課程建設的創新實踐 |
慈溪職業高級中學 |
陸夢青 |
汪陽、陳夏蘭、鄭可立(執筆)、朱琦曉 |
2023-88 |
高質量教育體系中機械數控專業職業教育的角色與貢獻分析 |
余姚市職業技術學校 |
楊金杰 |
楊金杰 |
2023-89 |
“1+X”證書背景下中職財會專業的課堂與證書融合教學 |
余姚市職業技術學校 |
沈文丹 |
趙敏敏(執筆)、李文英、楊敏霞、諸夢婷 |
2023-90 |
產教融合視域下工作室集群建設的實踐研究 |
余姚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 |
陳偉 |
王明強(執筆)、謝堅、朱寅、許灼灼 |
2023-91 |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課證崗”融合型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
象山港高級技工學校、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孔斌 |
劉國柱、徐敏、陳云、黃溢平 |
2023-92 |
“一體兩翼、階段推進”中職模具專業學生職業認同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寧海縣第一職業中學、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
孫立榮 |
劉國柱、李娜、魏璟 |
2023-96 |
大課程思政背景下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模式研究 |
溫州市財稅會計學校 |
梅少敏 |
徐瀛瀛、蘇忠仙、張吟、劉靜、肖志堅 |
2023-97 |
基于產教融合鄉村振興視域下烹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張曉晨 |
賈勇斌(執筆)、黃孫溪、柯婷、張引 |
2023-98 |
教學重構 虛仿賦能——VR實訓系統在中職《客房服務》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及優化策略探究 |
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朱亮 |
謝圣飛(執筆)、劉小欽、邵暉、黃書河 |
2023-99 |
模塊化·算法化·一體化:計算思維與評價改革雙視角下中職數學實踐“三教”改革的路徑探索 |
溫州華僑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徐新 |
葉文娟(執筆)、祝婭娜、邵永杰、陳怡怡、汪建俏 |
2023-100 |
三鏈˙四方˙五業:基于產教融合的產業學院建設研究——以“百島文旅產業學院”為例 |
溫州市洞頭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黃麗燕 |
陳海偉、鄭芳芳、黃云云、魏涵、吳丹丹、李麗麗、柯文琴 |
2023-101 |
數字化背景下中職教師個人成長困惑調查梳解研究 |
樂清市柳市職業技術學校 |
何國勇 |
葉艷艷、陳旭淋、付娃娃、江德緒、趙育珺 |
2023-102 |
機電“崗課賽證創”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 |
樂清市柳市職業技術學校 |
江德緒 |
陳爾彪、陳瑜、金劍、鐘大為、支裕奔、徐律、付娃娃 |
2023-106 |
跨界學習:中職建筑裝飾技術“融創五式”新樣態研究 |
嘉興市建筑工業學校 |
徐晏菲 |
姚瑤、周芳、許韜 |
2023-108 |
中職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可視化”畢業設計教學實踐研究 |
嘉興市建筑工業學校 |
吳運開 |
李翔、潘建鋒、梅賢俊、周心怡 |
2023-109 |
四環三管:基于AI技術的中職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研究 |
嘉興市秀水中等專業學校 |
朱小虎 |
戴美玉、沈智濤、蕭繼豪、陳冬 |
2023-110 |
課程思政視域下中職數學“教學評一體化”實踐研究 |
嘉興市秀水中等專業學校 |
李蘭 |
蔣雯、顧穎娟、沈麗萍、嚴琳慧 |
2023-112 |
兼顧個性與共性:新時代工匠精神培養路徑的研究 |
嘉興技師學院 |
姚漪婕 |
周斌斌、孔晨晟(執筆)、錢懌暉、高敏蘭、賴善莉 |
2023-113 |
工匠精神視角下中職國際商務專業學生“職業品性”提升行動研究 |
嘉興技師學院 |
戴淑飛 |
周婷(執筆)、姚漪婕、謝默、張曉燕、陳立 |
2023-114 |
數智賦能:中職院校智能財稅人才核心素養培養路徑研究 |
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 |
劉婭南 |
王和丹、沈琴鋒、裴亞英、張丹萍、吳鑫淼、蔡璐瑩、王寅 |
2023-115 |
“工作手冊式”教材:指向復合能力培養的《會計技能》課程校本化實施路徑探索 |
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 |
沈琴鋒 |
陳麗梨、劉婭南、周佳維、徐秋宇、錢清楓 |
2023-118 |
學科地圖:中職英語“單元整體”學習路徑研究 |
海寧技師學院 |
王立群 |
薛超、朱琳、於莉、王潔瑩、陳輝 |
2023-119 |
具身賦能:文化自信背景下導游素養提升路徑研究 |
海寧技師學院 |
張文 |
程鋒、趙萊妃、張慧、陳思佳、張東 |
2023-121 |
技工院校集成電路專業群“校院”協同共培共育教學研究 |
海寧市集成電路技術學校 |
崔啟威 |
潘曉剛、潘洪亮、劉昆、史鄭琳、李葉 |
2023-122 |
九味浸學:中職生“英烹學習營”三力進階新探索 |
海鹽縣理工學校 |
劉俊源 |
潘云杰、羅丹平、肖偉峰、朱琳 |
2023-123 |
鹽途拾遺:地方元素融入中職美術的路徑研究 |
海鹽縣理工學校 |
范喆 |
魏國玲、衛燕、高滿波、沈佳婷、王歡潔 |
2023-124 |
數據驅動:信息化背景下“6+3”精準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 |
海鹽縣理工學校 |
蔡云霞 |
朱鳳麗、董翊迪、蔣飛華、張海平 |
2023-125 |
基于數字畫像的中職生綜合素養精準評價研究 |
嘉善信息技術工程學校 |
楊曉 |
徐晉謙、吳曉波、萬琳、虞勤超、吳敏偉 |
2023-126 |
雙育三究、四步六能:中職《化工精餾安全控制》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研究 |
平湖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沈張迪 |
蔣怡斌、呂家錦、朱奕蕾、田娟娟 |
2023-127 |
促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的區域協同支持模式實踐與研究 |
平湖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郭亞東 |
商繼敏、李鈺、徐晨成、丁麗、周政 |
2023-129 |
四“融”四“聚”:新時代中職學校“黨建+N”育人路徑研究 |
桐鄉市衛生學校 |
冷曉梅 |
楊林峰、王靜慧、時會、呂清 |
2023-130 |
“1+X”下中職老年護理“三精準”學護結合課堂設計與實踐 |
桐鄉市衛生學校 |
計亞萍 |
楊建芬、王宇、陸銀、彭辰、韓麗雅、時會 |
2023-131 |
三階三匠:中職勞動教育與中藥學專業教學深度融合的路徑研究 |
桐鄉綜合中等專業學校 |
呂清 |
黃強、楊孝燕、鮑青青、肖穎 |
2023-133 |
基于“崗課賽證”的中職機械專業數字化能力課程建設 |
浙江信息工程學校 |
湯葉飛 |
宋濤、徐斌、朱鵬英、羅靜妮、姚志恩 |
2023-134 |
基于中職語文統編教材的“三課同構”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研究 |
湖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
黃迪藝 |
劉學敏(執筆)、朱瑛、金笑、周婕、周揚剛、閔慧敏 |
2023-135 |
提質培優視域下非遺手工纏花編織課程實踐研究 |
浙江省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 |
呂平凡 |
張冰筠(執筆)、茅旭東、金曉雯、管惠芳、王瀟旭 |
2023-136 |
中職一線教師幸福感提升路徑研究 |
浙江省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 |
俞林生 |
吳佳妍(執筆)、李素珍、費永軍 |
2023-137 |
基于職校專業優勢的縣域中小學勞動教育基地建設的實踐研究 |
安吉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安吉技師學院) |
戴家平 |
蔡永偉(執筆)、韓婷婷、俞瑋、李鑫、張敏 |
2023-138 |
三維六全:新媒體時代中職電商雙創教育新模式的實踐研究 |
浙江省德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李曉琳 |
談施婧(執筆)、宋冬冬、姚宏、沈丹燕 |
2023-140 |
基于創客教育教學的中職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研究 |
浙江省德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王琦英 |
沈柏民、宣根偉、錢昕、黃宇、朱祖強、王穎斌 |
2023-142 |
政行企校共育集成電路技能人才的實踐研究 |
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紹興技師學院) |
焦大偉 |
陳杰、黃蘇燕(執筆)、宋淇 |
2023-143 |
專美融合視域下“五階遞進 虛實一體”非遺課程的開發研究——以《創意手工扎染》為例 |
紹興市中等專業學校 |
劉金鳳 |
沈兆鈞(執筆)、丁飛飛、王飛、郁魏魏 |
2023-144 |
職業院校開發基于鄉土文化的項目式職業體驗活動的實踐研究 |
紹興市中等專業學校 |
謝勤陽 |
吳青清(執筆)、劉金鳳、謝峰、吳培芳 |
2023-146 |
基于核心能力的1+X老年照護培訓方案的構建與應用研究 |
紹興護士學校 |
周桂蘭 |
俞莉、周玉玲、李影倩、宋金琦、石佳茹 |
2023-147 |
以基于OBE成果導向的“小微農戶農產品包裝改造”項目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
紹興市上虞區職業教育中心(上虞技工學校) |
倪亮節 |
孫藝凌(執筆)、張文、任政、商虹、汪鑫潔、楊雨清 |
2023-148 |
中職機械融合性實踐課程開發的實踐與研究 |
紹興市上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鄭利榮 |
沈鋒(執筆)、陳華剛、屠玲芳、金婷婷 |
2023-149 |
能力認證+三階遞進:中職師資隊伍建設的實踐研究 |
紹興市上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姜松 |
沈鋒、李波、王首娟、朱維娟 |
2023-150 |
基于賽教融合的中職園林技術專業“虛景-微景-實景”三景教學模式研究——以《庭園工程施工》課程為例 |
浙江省諸暨市職業教育中心 |
劉柏炎 |
俞趙劍(執筆)、傅雨露、倪超琦、孫錦、吳陽陽、程建利 |
2023-151 |
數字化背景下中職融媒體教材的開發實踐研究——以幼兒保育歌唱學科為例 |
浙江省諸暨市職業教育中心 |
王含楚 |
徐狄瓊(執筆)、張艷、張劼、趙曼、陳淑霞 |
2023-153 |
職普融通視域下中職服裝專業教學“傳統文化+技能+創新”初探 |
嵊州市職業教育中心 |
孫琪 |
錢佳音(執筆)、葉陽春、屠彩燕、裘露、陳楊 |
2023-154 |
核心素養視角下中職數學和專業技能融合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
嵊州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史軍益 |
俞良芳(執筆)、童穎 |
2023-155 |
中職茶旅融合創新課程開發實踐 |
嵊州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安吉 |
錢佳(執筆)、張玲麗、呂倩、杜凱蓮、姚爽、董丹麗 |
2023-156 |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與行業需求對接策略研究 |
嵊州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鄭虹燕 |
周浙爾(執筆)、朱琳、竺琦、沈芳、李鈴瀟 |
2023-157 |
農村職業學校“三化”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
新昌技師學院 |
何堅鋒 |
丁燁鑫(執筆)、章鎧璐、張慧奇、李亞龍、梁毅棟、徐煥軍 |
2023-158 |
職業教育服務終身學習的路徑研究——以“互聯網+”為例 |
新昌技師學院 |
沈驊 |
徐佳妮(執筆) |
2023-160 |
技工院校《路由與交換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
浙江交通技師學院 |
張鈴艷 |
王吉敏、何思航、呂夢丹、王靖 |
2023-161 |
治理能力現代化背景下學校治理能力提升路徑研究——以某“雙高計劃”中職學校為例 |
浙江商貿學校 |
鄭立平 |
鄭駿、方蓉、高蓓蓓、吳貝佳 |
2023-162 |
黃炎培職教理念對中職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啟示和價值 |
浙江商貿學校 |
張文蒙 |
范虹邑(執筆)、趙宗林、羅學藝、黃強、張徐昕、成曉麗 |
2023-166 |
“虹數字 弘教育”——校園數字虹架構體系下的非遺傳承研究 |
金華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 |
吳文軍 |
陳崢崢(執筆)、葉走霄、吳利平、黃佳 |
2023-167 |
基于“花韻”文化的中職生自我效能感的教育途徑研究 |
金華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 |
林陽慧 |
吳文軍(執筆)、詹家林、章雯姬、章躍青、蔡寶軍、方文倩 |
2023-168 |
基于“最近發展區”的中職機械識圖分層作業設計 |
金華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 |
余啟偉 |
錢姬君、方旭磊、徐文龍、許斌斌 |
2023-169 |
中職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與評價研究 |
金華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
李釗 |
盧曉寧、謝迎春、王光兆、張國紅、朱孝平 |
2023-170 |
職業學校教師數字化轉型的名師工作室行動研究 |
義烏市教育研修院 |
成佳梁 |
馮國英、朱海燕、趙菲菲、楊曉偉、周春喜 |
2023-175 |
“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職服裝設計數字化資源建設研究 |
東陽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
游靜 |
楊海波(執筆)、吳洪軍、單柳紅、劉芳、毛明霞 |
2023-176 |
探索長學制下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 |
浙江省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 |
周美巧 |
陳嘉興、胡桂蘭、丁壬甲、呂常明玥、陳超杰、王美君 |
2023-177 |
基于能力標準的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間學習成果的認定、學分積累和轉換研究 |
浙江省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 |
王偉 |
胡贊、彭洪雨、李永振、陳健、李小鵬、鄒鵬 |
2023-178 |
中職旅游專業教師數字教育勝任力模型建構與應用研究 |
浙江省衢州工商學校 |
楊君毅 |
桑曉磊(執筆)、邱露、周俊雯、廖書穎 |
2023-179 |
“雙高”建設視域下中職體育“三教”改革創新實踐研究 |
浙江省衢州工商學校 |
陳瑛 |
李夢瑩(執筆)、童建文、許典 |
2023-180 |
中職學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及管理個案研究——以衢州中專幼保創新團隊為例 |
衢州中等專業學校 |
童建華 |
江利增(執筆)、周曉丹、吳亞琴、徐煥璟 |
2023-182 |
重構·融合·共促:中職專業課“崗位式”作業設計的實踐與研究 |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等專業學校 |
李茂澤 |
毛奇海(執筆)、姜露、何秀英、王小麗 |
2023-184 |
技能共富背景下技能人才培養生態的構建與實踐 |
常山技工學校 |
方俊 |
馬澤民、杜成龍、黃青霞、姜劍波 |
2023-185 |
“千萬工程”背景下產業學院建設推動“職教共富”實踐探索 |
舟山航海學校 |
劉要 |
王松楊、袁峻、梁艷波、吳劍鋒、范名玉、劉素銀 |
2023-187 |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中職海洋文化模擬導游課程創新實踐 |
舟山旅游商貿學校 |
魏君名 |
虞燕芬、周倩、劉俊、李云云、蘭鷺、樂肖穗、楊黎、徐娟 |
2023-188 |
“紅色教育領跑者”:中職學校黨建品牌建設校本化實踐與研究 |
舟山旅游商貿學校 |
陳恒波 |
劉俊、楊波、范波達、任哲瑩、周澤民 |
2023-190 |
構建中等職業教育評價機制的實踐探索 |
臺州市路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戴曉波 |
張蕭、梁馨伊、徐寧、蔣繼華 |
2023-191 |
以數字賦能創新中職學生職業潛能優勢評價模式的研究 |
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 |
鄭良輝 |
蔣慧嬌、陳亮、閆素倩、項陽洋、蘇英林 |
2023-192 |
五育并舉下創新中職幼兒保育專業“五育融合”育人評價模式的研究 |
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 |
蔣慧嬌 |
鄭良輝、戴佳怡、高婧婧、閆素倩 |
2023-193 |
“崗課賽證”融通視閾下中職汽修遞進式技能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
溫嶺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金妙祥 |
郭恩來、梁鋼、張明文、郭一民、周正川、王健 |
2023-195 |
中職烹飪專業“三階五維”融創型人才培養的實踐研究 |
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 |
莫建斌 |
郭文丹(執筆)、王崗、李丹琴、阮斌杰 |
2023-198 |
5C協同:中職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建設與實踐 |
三門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呂計燕 |
林才珺、林俐安、周朝陽、朱勤、倪中勇、謝磊、賴佳琪 |
2023-199 |
中職語文思辨型情境類作文教學探析 |
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 |
蔡萍 |
莊建陽、吳倩男、馮燦、賀旭瑤、羅志武 |
2023-201 |
中職學校專業建設“傳遞非遺傳承、助推特色產業”的實踐研究 |
龍泉市中等職業學校 |
葉孟軍 |
張長友、楊江鵬、葉秋玲、陳智華 |
2023-202 |
“雙線融合,一體培養”劍瓷專業區域中高職一體人才培養“縣域分校”實踐研究方案 |
龍泉市中等職業學校 |
張長友 |
葉孟軍、吳忠平、瞿周魏、曾燕珍 |
2023-203 |
“職業核心能力”視域下石雕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標準實踐研究 |
青田縣職業技術學校 |
徐藝倩 |
白雪梅、姚冰冰、潘科峰、楊夢霞、江雪青 |
2023-204 |
基于“崗課賽證”的中職烹飪《冷菜制作》教學融通實踐研究 |
青田縣職業技術學校 |
曹慧平 |
季葉蒸、鄭繼祖、葉良、嚴蘇、夏曉曉 |
2023-205 |
面向鄉村振興的電商技能型人才產教融合模式研究 |
青田縣職業技術學校 |
郭蕾蕾 |
白雪梅、孫鑫、武芳芳、王頔、劉婷婷、陳靜雅、項杰興 |
2023-207 |
數智化時代職業教育融入全民終身學習的建設路徑研究 |
縉云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蔣礎伊 |
朱靜、柯江徽、田柯霞、施儼胤、葉秋連 |
2023-208 |
數智破冰:中職美術鑒賞“三鏈六微”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研究 |
縉云縣工藝美術學校 |
齊日昆 |
胡蘇麗(執筆)、胡偉建、樓佳、應裕雯 |
2023-209 |
三接融合 四高一專:電商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研究 |
縉云縣工藝美術學校 |
樓佳 |
齊日昆(執筆)、胡偉建、李玲、胡蘇麗、王益娟 |
2023-210 |
學在西湖:全民終身學習背景下“善美社教”模式的區域實踐 |
杭州市西湖區社區學院 |
蔣曉 |
王曉玲(執筆)、何彩琴、余飛、袁小霞、謝青、周小玉、壽何垠、葉建紅、莊秋月 |
2023-211 |
共富直通車:共同富裕背景下鄉村成校高質量發展農民素質提升培訓模式的研究 |
杭州市西湖區社區學院 |
王亞萍 |
駱建富 |
2023-212 |
五共五學:“樂荷家”全齡段幸福學堂建設的實踐研究 |
杭州市上城區社區學院 |
張西琴 |
馬嵐、戚亦平、吳國偉、周化勝、牛娟 |
2023-213 |
五學共舉:區域推進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 |
杭州市上城區社區學院 |
陸玥娟 |
周劍、李為民、孫豐艷、楊純、王曉蓉、韓麗娜、婁崇嬰 |
2023-214 |
積極老齡化視角下成校智能終端的課程設計 |
寧波市鄞州區城南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方維 |
毛如兄、李云祥、楊芳 |
2023-216 |
校村合作,以產業藝術促進“樂居型”未來鄉村建設的研究 |
寧波市鎮海區莊市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 |
陳靜 |
嚴永均、許靜艷、沈吉梅、郭誠軍 |
2023-218 |
社區教育助力現代工業社區產城人文融合型發展的實踐研究——以靈峰工業社區為例 |
寧波市北侖區大碶成人學校 |
史孟艷 |
鐘毓芳、王財定、林瑞寧、袁利茹 |
2023-220 |
社區干部教育高質量課程體系研究 |
溫州開放大學 |
潘迪 |
謝瑞霞、胡劍波、李融、潘成峰、潘佳佳、孫文襲 |
2023-222 |
校村聯動:山區共富新農人培育的實踐探索 |
余姚市鹿亭鄉成人學校 |
趙方堯 |
鄭詩波(執筆)、張光耀、吳飛威、陳家銘、戴愛娟 |
2023-223 |
“職成協同、信息賦能”教育服務楊家村裘皮產業發展的實踐研究 |
余姚市朗霞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 |
唐定堯 |
王燕、王國章、王克勤、葉雅清、干品欽、桑維敏 |
2023-226 |
“四通一融”——嘉興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策略研究 |
嘉興市教育局 |
唐一村 |
陳思思、王居峰、藍忠華、何呈娟 |
2023-227 |
開放大學數字賦能教育共富研究 |
浙江開放大學平湖學院 |
金杰 |
壽明鶴、袁鳳燕、全平 |
2023-228 |
“一老一小”構建雙減背景下社區教育全齡服務體系研究 |
浙江開放大學平湖學院 |
壽明鶴 |
鐘赟、金杰、全平 |
2023-229 |
縣級開放大學助力教育共富的路徑研究 |
平湖社區學院 |
丁利娟 |
張喜峰、袁鳳燕、錢海英、顧嘉倫、金杰、吳舟 |
2023-230 |
多元˙自選:老年學校“模塊化課程”開設的實踐研究——以新倉鎮老年學校為例 |
平湖市新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吳愛連 |
董紅梅、秦葉鳴、俞金平、王祖悅、黃偉慧、黎樂觀 |
2023-231 |
優秀社區文化進農村文化禮堂的實踐與探索——以平湖市獨山港鎮為例 |
平湖市獨山港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郭東良 |
陳荔香、金亞軍、陸金平 |
2023-232 |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老年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
平湖市獨山港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金亞軍 |
郭東良(執筆)、魏雪琦、陸海華 |
2023-235 |
老年教育示范學校的品牌建設與宣傳策略研究——以吳興區織里鎮老年學校教育實踐為例 |
吳興區織里鎮老年學校 |
施建榮 |
冷兆亮、秦榮翔、亓皓楠、沈明霞(執筆) |
2023-237 |
打通一公里:積極老齡化視角下農村老年教育進駐文化禮堂的實踐研究 |
德清縣新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嵇琴英 |
楊洪亮、夏曉昌、任根法、林仁紀 |
2023-240 |
縣級社區教育工作者專業化發展現狀的研究——以紹興市社區教育為個案 |
浙江開放大學上虞學院 |
戴關云 |
陳小琴(執筆)、吳亞琳、張玉蘭、趙金橋、俞海燕 |
2023-241 |
基于心流理論視角的老年教育課程重構研究——以衢州老年開放大學為例 |
衢州開放大學 |
徐元紅 |
王悅、王沁清、王寬、郭然 |
2023-243 |
崗·課·融·創:基于產教融合的產業學院建設的行動研究 |
浙江開放大學龍游學院 |
祝土梅 |
黃璜(執筆)、姜柳新、劉犁、徐紅國 |
2023-245 |
社區“代際融合”互助養老模式實現路徑研究 |
東陽市南市街道成人技術學校 |
吳倩媛 |
嚴菁(執筆)、賈軍民、寧玲、張建鴻、何佳 |
2023-248 |
浦陽社區教育:論教師融入社區工作的特色與意義研究 |
浦江縣浦陽街道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賈巧玲 |
吳玨(執筆)、潘琴、陳燕萍、黃凱、戴光虎 |
2023-249 |
“文化禮堂+”融入社區教育特色品牌塑造的策略探究 |
浦江縣檀溪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余媛 |
張海越、張穎、張恒如、虞尚清 |
2023-247 |
依托社區教育資源拓寬勞動教育場域的實證研究——以浦江縣杭坪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學農”教育研學課程為例 |
浦江縣杭坪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葛淑萍 |
陳晨(執筆)、張紅星、魏盛磊、楊雯、趙航圳 |
2023-250 |
時序鏈:以“家”為核心家校協同育人的實踐創新 |
浦江縣鄭宅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朱德勝 |
楊秀、宣優南、張丹芳、陳優麗、黃小青 |
2023-253 |
石頭畫特色學校成人繼續教育與共同示范區創新人才培養 |
浦江縣虞宅鄉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倪玉雙 |
黃晨晨(執筆)、江愛群 |
2023-254 |
依托社區籃球項目促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實踐研究 |
浦江縣白馬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倪成奇 |
洪承軍、陳云麗、鮑淑云、宣建寶 |
2023-257 |
鄉村振興視域下“職成協同”賦能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金華市湯溪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周金明 |
陳娟璐(執筆)、戴彥奕、夏珺超、程崢 |
2023-259 |
鄉村輔導員制為基礎的社區教育賦能鄉村共富的實踐與研究 |
蘭溪市馬澗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舒鵬程 |
蔣靈芳(執筆)、陳英杰、張璟、周靈、成敏、李新華 |
2023-261 |
整合資源視角下校村協同活躍文化禮堂的行動研究 |
磐安縣新城中心成人(社區)學校 |
陳志良 |
羊妙愛、陳代高、施雙玲、陳玲、盧友誼 |
2023-263 |
終身教育視域下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優化策略研究 |
臺州開放大學 |
張樂 |
沈曉宇、丁亞萍、蔡靜 |
2023-264 |
數字化改革背景下老年教育轉型路徑研究 |
臺州社區大學 |
沈曉宇 |
張樂、李之怡、尹佳琪、丁亞萍、范正輝 |
2023-265 |
新農村背景下借用項目式學習助推社區家庭教育的研究 |
椒江區前所街道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
徐麗珍 |
唐傳建、項春芳、李景峰、楊芬、李慶杰 |
2023-266 |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女性養老護理技能培訓體系構建研究 |
浙江開放大學三門學院 |
何賢東 |
林莎莎(執筆)、陳英宋、鄭曉、奚斌斌 |
2023-267 |
走新走心:社區教育進農村文化禮堂1+4+X運行機制研究 |
三門縣健跳鎮社區學校 |
梅光服 |
黃銳、賴遠航、李新江、齊俏婷、鄭錦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