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安吉縣社區教育學院遞鋪分院組織開展唱歌培訓,來自轄區內各個村、社區的20多位學員參加了本次培訓,邀請了安吉縣小學音樂教研員肖宵老師授課。
當天學習的曲目是《萱草花》。萱草,別名黃花、金針菜、忘憂草,在我國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史,是我國的母親花,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將黃花與母親關聯的最早記載,是《詩經·衛風·伯兮》(前11—前6世紀)中的“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朱熹注:“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北堂代表母親。
萱草作為母親花始于唐代。相傳隋末時唐太宗李世民隨父李淵南北征戰,母親牽掛,憂思成疾。醫生用具有安神之效的萱草煎湯給她飲用,并在她居住的地方種植萱草,以解憂思。后來,游子在遠行前,會在母親居住的北堂前種萱供母親欣賞,以表孝心,希望美麗的萱草花給母親精神慰藉,忘卻憂思。
黃花,雍容華貴、蕙潔蘭芳、華而不艷、雅而不質、外柔內剛、端莊雅達,像極了偉大的中國母親性格:吃苦耐勞、甘于奉獻、包容含蓄、與人為善,作為中國的母親花恰如其分、適得其所。
歌曲道出了全天下每一位母親對孩子最深的愛與牽掛,溫情脈脈,感人至深。學員們在肖宵老師的指導下,飽含深情地唱著歌,體會著歌曲中的母愛。
一位學員說道:“打小我就喜歡唱歌,現在有這么好的平臺和機會,有這么優秀的、專業的老師教我們唱歌,真的太幸福了。”
都說愛唱歌的人心態好,顯得年輕,希望每一位學員生活中都能常有歌聲相伴。(邱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