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安吉縣社區教育學院遞鋪分院組織開展非遺竹編培訓,來自轄區內各個村、社區感興趣的學員參加了本次培訓,邀請了湖州市非遺竹編傳承人祝和春老師授課。
祝和春是溪龍鄉徐村灣人,作為安吉立體竹編技藝的第五代傳人,他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精通于這項傳統民間技藝的老手藝人。2014年,祝和春被評為第五批湖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溪龍竹編制作手藝”代表性傳承人。他還在首屆安吉“兩山”工匠評選中獲得了“兩山”工匠的稱號。
他創作了一幅竹匾,外框寬5.4米,高5.1米,面積為27.54平方米,核心部分“龍”字字體高4.03米,寬3.55米,立體厚度達13厘米。憑借著“龍”字竹匾,祝和春的知名度一下子打開了。該作品被收藏于安吉竹博園內,成為了園內的一道經典獨特的風景線。2002年,竹匾還榮獲“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稱號。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竹編,體驗非遺竹編的樂趣和魅力,學校特地組織了本次活動。祝和春老師現場展示了自己的制作過程,不一會兒,一只竹編青蛙和竹編小鳥就呈現在我們眼前??吹脤W員們心癢癢。
祝和春老師一邊播放事先錄制好的教學視頻,一邊示范分解動作,教學員們制作竹編小馬。在祝和春老師的指導下,學員們順利完成了作品竹編小馬,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一位學員開心地說道:“能夠有機會跟著非遺傳承人學習竹編,太幸運了。”
安吉作為中國竹鄉之一,擁有豐富的竹資源,讓非遺竹編技藝傳承下去,我們任重而道遠。(陳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