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諸暨市楓橋鎮王冕小學的報告廳里十分熱鬧,205班、206班的學生在班主任的組織下端端正正坐在座位上,專注地聆聽講座,臺上楓橋鎮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業務副主任陳幼權正在開講《“楓橋經驗”與理想》,學生們紛紛舉手回答“當教師”“當解放軍”“當宇航員”……這是諸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正在攝制“楓橋經驗”進校園宣講活動中的一個場景。
攝制組來到2號教學樓205班教室,學生們在語文教師陳燁的引領下一起誦讀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深深印在每一位學生心中,多方式的誦讀讓它牢牢扎根在心間。
下午,501班部分學生在班主任胡麗綺的帶領下來到“楓橋經驗”陳列室參觀拍攝,站在毛澤東、習近平的批示幕墻前,深刻領會“楓橋經驗”的精髓,感受“楓橋經驗”的重要性。隨著小講解員瀏覽“楓橋經驗”誕生過程的一幅幅圖片資料,聽著小講解員的講解,知曉了“楓橋經驗”如何從基層治理措施上升為全國政法戰線的一面旗幟,到如今,“楓橋經驗”已成為浙江省乃至全國平安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大法寶的發展歷程。面對“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展墻,小講解員侃侃而談,學生們懂得了“楓橋經驗”的內涵與意義。同時也領略到拍攝的不容易,一次次重拍讓學生感受到要當好演員的艱難。
學生們走進位于楓橋鎮社會治理中心的老楊調解工作室,懷著崇敬的心情圍著諸暨市楓橋鎮老楊調解中心主任楊光照問長問短,楊光照簡單介紹了工作內容。面對學生的一個個疑問,一一作解答,充分展現“楓橋經驗”在基層治理中所帶來的種種幫助,自己怎樣踐行“楓橋經驗”,發揚光大“楓橋經驗”的案例。學生們頻頻點頭,從中明白了“楓橋經驗”如何落地生根與茁壯成長。
據悉,諸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為更好地推進“楓橋經驗”進校園宣講活動,專程到楓橋鎮王冕小學取景拍攝,專職副主任應仲九與秘書長何志平帶著攝制組一行六人進校選點拍攝,王冕小學師生積極配合。楓橋鎮王冕小學為踐行“楓橋經驗”,專門創立“楓橋經驗”小小講解員和紅楓小義警兩支隊伍,傳承“楓橋經驗”。(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