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專業群師生進行庫村耕讀書項目社會實踐
當你去到溫州泰順縣庫村浦溪鎮,抵達庫村的第一站將會看到一個非常具有人文氣息的“庫村會客廳”,在這里你能窺到石頭城千年歷史的縮影。往村里走,你還會看到具有當地建筑特色和現代文化相結合的“耕讀書屋”,在這里你可以喝上一杯咖啡、讀一本好書。這些作品都是由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群學生,自主設計、施工、裝修并投入啟用,兩個項目連續兩年斬獲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金獎。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學院目前承擔著中國特色高水平(A檔)工程造價專業群的建設任務,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五育并舉”育人體系,創建“千日工匠”品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不斷優化構建機制,評價體系齊創新
以“吃苦耐勞、精益求精、勇于奉獻、敢于創新”的紅魯班精神為主線,以培養既有紅色根脈又有工匠之技的新時代魯班傳人為目標。工程造價專業群聚焦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從2019年起開展了學生在校一千日,打造建設新工匠的“千日工匠”創新養成計劃,制定《工程造價專業群“五育并舉”素質教育實施方案》《工程造價專業群“千日工匠”成長手冊》,在實施過程中,統籌學生第二課堂分,素質拓展選修課,雙創競賽,1+X證書,不斷豐富“崗課賽證創”的融合新內涵,形成“思想道德+技術技能+能力素養”三個維度互相支撐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按照“三個維度”考核指標分類,圍繞思想政治引領、專業技能提升、創新創業競賽、社會實踐鍛煉、素質拓展提升和自我管理服務等內容對學生一千日成長過程進行全方位評價。
“新生報道日的第一次班會上,每位同學都收到了一份《千日工匠成長記錄手冊》,要求每個學期都填寫,一開始我很反感,現在回頭看,不僅僅是記錄學習生活的點滴,更是一種學習計劃、生涯規劃和綜合素質的成長歷程。”省優秀畢業生邊同學說道。
精耕細作促進發展,五育并舉落實處
“千日工匠”養成讓五育活動有聲有色。專業群將學生在校三年的學習時光作為一個培養周期,推行工匠精神培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育人模式,學生勞育美育活動與教學活動、學生活動“第二課堂”同步推進,開展了建設行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大國工匠進校園”“勞模進校園”“優秀職教生分享”和社會實踐等系列活動,推動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育人環境。
打造浙造優+“五張名片”。專業群大力開展“精神+”“風華+”“文化+”“雙創+”和“服務+”活動,把德育課程、智育課程、基礎課程、雙創課程和社會服務融入學生活動,全面落實“五育并舉”育人體系中。為使活動有特色,受歡迎,專業群舉辦了“追憶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主題活動、“青春正當時,勞動最出彩”勞動月活動、關注“心”健康,樂享“心”生活心理健康主題月活動、“學習二十大精神——以青春之名,赴時代之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近期,專業群為拓寬服務面,由工程造價專業群發起,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等5所院校承辦,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校際聯動 云賽云展”系列活動舉辦。此外,還通過整合專業力量與校內資源,將茶藝、舞蹈、經典誦讀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課程思政、第二課堂相結合,與綠城物業合作,作為育人雙主體,依托亞運會運動員村服務崗位群,開展針對性的技術服務,服務杭州亞運會,助力體育強國建設。累計參與學生10000余人次,激發了學生參與五育活動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獲得感和歸屬感。
交流合作擴大影響,社會服務顯擔當
實施“組團式幫扶”工程,助力共同富裕。依托“東西部職業院校合作共建聯盟”,與新疆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等10余所同類院校“簽協議促落地、線上會云指導、跟班學強效果”,共建共享資料建設。組織“中西部文化交流”活動,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提升學生成長核心就業競爭力。過去三年,開展師資培訓培養200人次,組織“中西部文化交流”3次,訪學學生152名,校際間組織活動5次,參與學生515人次。
成立學生風華宣講團。學生宣講團以建筑行業為背景,以浙江省安全教育創新中心為實踐平臺,將專業知識與思政聚焦點融合,通過學生引領學生,以學生視角、學生語言,將建筑專業知識巧妙融入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宣講團成立至今,共接待服務校內外高校、政府部門和行業企業參觀近萬人,已經成為杭州乃至浙江的思政教育網紅打卡點。
“我深刻感受到雙高建設學生育人‘千日工匠’計劃給我們本就豐富的大學生活又增添了許多顏色,是一種造價人的標識,我感到自豪”,2020級學生干部陳同學如是說。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群以“三全育人”為抓手,以“千日工匠”計劃為特色,堅持“五育并舉”育人體系,優化“多維評價”模式,擔負起輸出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使命任務,努力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紅色魯班傳人。
(信息來源: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