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具有國企背景、兩代勞模接力辦學的產教融合特色高校,地處民營經濟高地——溫州。學校自創辦以來,始終扎根地方,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以黨建為引領,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辦學和現代學徒制改革,聚焦特色發展,著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
學校緊緊對接溫州區域產業行業辦學,重點圍繞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兩大產業集群,重點發展兩大高峰專業集群,做特“醫康養”,做強“數智造”,目前已經形成民政康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數字貿易、數智財會、工藝美術等優勢特色專業群,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做特“醫康養”,打造特色品牌助建友好型社會
學校做特“醫康養”特色專業群,服務“一老一小”“一天一生”,堅定打造“現代民政、智慧康養”的職教名片,并作為學校差異化高質量發展的特色之路。
學校開設了護理、學前教育、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民政管理等7個專業,建成19個康養實訓室,在校專業學生近2000人,與56個醫療或養老機構建立師資互聘共建機制,“雙向交叉任職”教師比例高達92.6%,成為省內養老領域“雙師制”的實踐標桿。建設溫州老年友好型社會研究中心、現代民政研究院等智庫,服務市委市政府決策咨詢,并取得諸多成果。
為助推養老服務專業化發展,學校起草了3項溫州家政服務行業標準,開展養老機構星級評定,開展“山海百千萬助老工程”及“海島支老·一起安好”志愿服務,助力化解海島、山區養老難題。同時將養老助老與社工服務有機融合,建成溫州市最大的社工機構。
學校還重點打造了“醫康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主基地,將應急救護、醫療康復等基礎醫學課程納入養老專業必修課程。建成機構照護、居家照護等19個實踐實訓場地,創辦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醫康養護教”五位一體示范基地。目前已累計培訓養老護理員5000余名、育嬰員2500余名、社會工作者12000余名。
做強“數制造”,扎根溫州本土實現特色發展
溫州是民營經濟高地,為更好服務溫州區域經濟發展中數字經濟產業、智能制造產業、智能包裝產業領域,學校始終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宗旨,扎根經開區,將專業與企業、產業、崗位對接,服務溫州支柱產業和民營經濟高地。政校企三方共建浙南數智造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同時,在市政府指導下,學校建立了浙江省首家信創學院,實現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數字貿易等專業群與溫州產業基地的深度融合。
學校與屬地浙南產業集聚區共同成立“產教協同發展創新中心”服務平臺,建成投用“金海匠谷”“浙南產教融合聯盟”“金??缙髽I培訓和技術成果轉化中心”等平臺,創辦國內首家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公司——溫州尹天數智造人才公共實訓基地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企業400余家,構成經開區制造業“產教融合矩陣”。
“金海匠谷”入選省級實踐育人示范基地,浙南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教融合基地被評為省級示范基地,浙南汽車電子產業學院獲批市首批產教融合示范基地。
堅持“崗課賽證”并舉,精育技能匠才集聚溫州灣匠谷
學校以職業崗位為主導,實施“崗課融通”;將教育部“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融入課程標準,證書知識點和技能點融入課程教學內容,實施“課證融通”,證書與學校所有專業群全覆蓋;職業技能大賽融入教學內容、實踐項目,實施“賽課融通”。學校學生在多項教育部“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中通過率為100%。
2021年,學校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榮獲國家級獎項17項,省級獎項68項。學校還創新推出“輪崗頂崗、工學一體”的現代學徒培養模式。在產業學院建立“學習型工場”,學生1年在校學習,1年在產業學院培訓輪崗,1年在企業頂崗輪崗。產業學院設立“雙師型”教師培養基地20個,年接收教師近百人。教師能上課堂,能下車間,雙崗一體,互聘互兼。
學校在“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了“以生為本,以群建院,以質圖強,以特取勝,以混促改,以融培優”的發展路徑,同時聚焦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錨定“兩目標”,爭創“四所?!?,續寫“358藍圖”,堅定“三步走戰略”,充分發揮辦學優勢,發揮經開區辦學區位優勢,扎實推進產教深度融合,讓職業教育在共富建設中展現大作為。
(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校長 王佑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