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賢社區教育讓市民樂享終身學習
在紹興市柯橋區八字橋村文化禮堂,以“祖輩們隔代教育技能培養”為主題的家庭教育講座,收獲了聽課家長的好評;在齊賢村文化禮堂“周末劇場”,老年大學學員們的精彩演出,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以文化禮堂為載體,讓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市民在社區教育中感受到終身學習的魅力,已成為齊賢社區教育的一張“金名片”。近日,齊賢街道“社區教育服務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實踐與創新”成功入選2022年度浙江省社區教育實驗項目,是全區唯一入選的項目。
菜單式服務讓社區教育更受歡迎
在齊賢社區教育的“樂齡課堂”上,68歲的魯金龍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現在他能熟練地和杭州工作的兒子一家視頻通話。老有所樂的他還加入了老年志愿者隊伍,通過“銀齡”智能手機互幫互助愛心傳遞活動,幫助同齡人跨越“數字鴻溝”。
老年人智能技術日常應用普及行動是齊賢社區教育的主打品牌之一。目前,齊賢街道已開發建設老年人簡單實用微課10個,各類課程5門;開設長學制班4個,短期專項培訓86場次;進社區、進文化禮堂、進養老中心“三進”志愿服務127場次,服務老年學員近5700人次。
“通過資源整合,我們已形成集街道黨校、社區分院、老年學校、職工培訓學校為一體的社區教育綜合培訓體系格局,再加上街道內20個區級標準化村居教育點,成為讓市民樂享終身學習的重要陣地。”齊賢成校校長馮明海介紹,依托這些平臺,他們打造了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社區教育進農村文化禮堂等多個社區教育工作品牌,特別是學校推出的“七點鐘夜學堂”“電商直播課堂”“樂齡課堂”等特色課程,一經推出,場場爆滿。
“我們開設的課程都有問卷調查作支撐,是根據群眾差異化需求提供的菜單式服務。”說是齊賢社區教育受歡迎的原因,馮明海表示,社區教育是全民終身學習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堅持需求為導向,才能真正贏得群眾滿意和肯定。在此基礎上,他們還將深化推進社區教育在科研課題、基地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的發展,進一步營造全民樂學的良好氛圍。
精準化培訓助力打好共富組合拳
這段時間,齊賢街道興齊村的何國林忙得不可開交,周邊村莊不少婚嫁人家的喜宴都是出自他手。得益于參加齊賢社區教育“農家樂廚師”技能培訓,他不僅實現了持證上崗,而且酒宴做得越來越地道,口碑越來越好,更重要的是收入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何國林是齊賢社區教育“農家樂廚師”技能培訓的首批學員之一。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很多游客對吃到地道的“紹興味道”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齊賢成校審時度勢,自2019年下半年起推出了“農家樂廚師”技能培訓課程,致力于挖掘“紹興味道”,以技能培訓為載體,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帶動當地產業發展。目前,學校已推出10個“紹興味道”特色菜培訓項目,幫助越來越多像何國林一樣的農村廚師提升了技能水平,走上了致富增收之路。
“除此之外,我們還開設了‘觀光農業’‘電商直播’‘抖音制作’等技能培訓項目,通過精準化培訓助力打好共富組合拳。”馮明海說,社區教育要立足地方經濟特色、市場需求、企業需要,聚焦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今年以來,他們聯合人社等部門,推進面向社會不同群體開展的電工、電子商務、育嬰員等各級各類技能培訓,目前已完成職業技能培訓共計726人次,其中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培訓359人次。
同時,齊賢社區教育還依托文化禮堂,推出了隔代教育、國學教育等家庭教育專題培訓,通過積極弘揚傳統文化,培育良好家風,為實現共同富裕夯實了堅實基礎。( 韓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