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杭晨)“以前去老年大學要坐將近1小時公交車,現在走路只要10分鐘,真是太方便了。”溫州老干部大學學員葉美娟興奮地告訴記者。
近日,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廳和省老齡辦聯合出臺《關于高質量推進老有所學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鄉鎮(街道)老年學校全覆蓋,35%以上行政村(社區)建有老年學堂,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口達到25%以上。
為高質量推進老年教育,全省各地目前正在進行老年教育資源整合。溫州老干部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原先學員只能在退休單位所在區域就讀,如今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實現老年教育資源共享,三區退休人員可就近學習,體驗更多優質課程。
今年8月,浙江召開全省老年教育資源整合試點工作推進會。紹興市柯橋區作為試點,構建“區-鎮街-村(社區)”三級聯動的普惠性、下沉式“家門口老年大學”教育版圖,打造“老年教育半小時學習圈”,創辦區級老年大學1所,校區1個,鎮街級老年大學分校16所,村(社區)老年大學教學點341個,每年吸納近兩萬名老年人入學,讓有需求的老年群體“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以紹興市柯橋區為示范帶動,全省各地積極整合資源,老年教育聯盟遍地開花,正逐步實現從一所老年大學到老年教育版圖全域覆蓋。
多元化辦學是破解老年教育發展瓶頸的關鍵所在。作為山區26縣之一,麗水市縉云縣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探索“互聯網+”新型教學方式,為老年人量身定制“云課堂”,滿足不同層次學員學習需求。《實施意見》提出,我省將加強老年教育優質課程開發建設,重點面向山區26縣和海島縣提供線上老年教育直播課,到2025年,遴選100門老年教育特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