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弄大糕,是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鎮的傳統糕點,據悉已有近300年的歷史,以外形美觀喜慶,味道香甜柔糯而贏得了眾人的口碑。2008年梁弄大糕制作工藝被列入余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被列入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口咬下去,那種甜、香、糯的味道直抵心肺。最重要的是,它口感松軟、甜而不膩,真是百吃不厭。”贏得食客們贊不絕口,梁弄大糕——老少皆愛。
近年來,大糕受到消費者們的不斷青睞,大糕事業蒸蒸日上,據統計,梁弄鎮大糕作坊有 150家左右,從業人員400余人,但當下大糕事業也面臨著瓶頸期,大糕品式如何推陳出新,口味如何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大糕如何創新發展?梁弄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梁弄成校)有了新做法。
建基地 育人才
梁弄成校本著為振興鄉村,服務地方經濟出發,自 2017年,建立“拾味坊”校企培訓基地,定期舉辦線上和線下“敲大糕”、“ 大糕文化傳承 ” 培訓班等,在培訓基地進行現場教授制作過程和各種模式組合的DIY制作班來培育人才。至目前已舉辦100期左右,有4千余人次受訓。通過培訓,在傳承手藝的基礎上,有的學員自立門戶就近開起了小作坊,有的帶著技術到周邊地區發展。譬如多處高速服務區、景點(如慈溪鳴鶴古鎮等)。這些新的傳承者把梁弄大糕帶到千家萬戶,溫暖每一個人,也讓梁弄大糕成為打開老區人民全面奔小康的“金鑰匙”。
進禮堂 宣文化
梁弄鎮成校除舉辦多次的大糕制作培訓班外,平時還不間斷地把社區文化送入鄉村禮堂傳授大糕制作。送大糕制作技術到家門口,現場指導、回答新大糕制作戶的咨詢、解決他們在實際制作中所碰到的各種技術難題。期間還互加了彼此的微信,以便于在線上隨時的求助和解答疑難問題。
梁弄鎮成校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利用各種媒體平臺,抓住各種機遇對梁弄大糕進行大量宣傳推廣:
在2019年11月與余姚市副市長王安靜一起在中央電視臺2套財經頻道進行大糕文化和制作的宣傳,并與主持人和嘉賓一起現場制作大糕;在余姚市成職教助力鄉村振興成果展主會場,讓出席的各級人士現場觀摩制作的全過程,再品嘗大糕,借各線人士的“東風”,讓其為梁弄大糕作宣傳推廣。
梁弄大糕的這種發展是以點帶面,慢慢向周邊滲透。有點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感覺。
重研發 提品質
學校通過“拾味坊”大糕基地,不斷開發新產品,經過幾年的研制,工作坊推出了10種口味的大糕,有吸引時下小青年的榴蓮口味,有適合小朋友的奶油口味,有適合女性美容養顏的黑米紅棗味。。。米粉由最傳統的白色,逐漸開發出白、黑(米)、粉紅和紫色等,包裝從最初的木盒(麻煩是用后得歸還)到現在的環保又衛生的紙質盒,大糕鋪墊由原來的粽葉換成了食品級油紙。
強技術 增創收
為了進一步打開大糕銷售市場,迎合當下電商熱潮,成校舉辦了 抖音培訓、電商培訓 ,平時不定期地舉辦線下的電商培訓,邀請專業的電商老師來學校給學員進行現場的網上操作指導。梁弄鎮現在有不少的大糕制作坊平時門店少見買主,只因專忙于網上的大糕制作訂單業務,成了就近圓通、順豐等快遞的大客戶。
目前,梁弄大糕年產值達六千萬元左右,既解決了本鎮不少居民的就業問題,又大大填飽了口袋,這其中少不了梁弄鎮成校的助力。(顧鋼飛 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