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返鄉入鄉創新創業,帶動村民致富——
在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賈濤(后排右一)創辦的上海愚農莊園,他和村民們一起手捧剛剛從果園里采摘的精品水蜜桃,豐收的喜悅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胡北斗(左二)與合伙人王波(右一)一起對所售苗木進行隨機抽樣檢查,嚴把出貨苗木質量關,以確保所售苗木成活率。
“面對面交流,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采購成本,可以給游客帶來更實惠的價格,也能帶動農產品增收。”前不久,上海愚農莊園負責人賈濤,經過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派駐大化瑤族自治縣古文鄉義和村第一書記冉樂樂的直接洽談,達成了初步的農產品購銷意向。
今年27歲的賈濤是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經營著位于上海市嘉定區華亭鎮與江蘇省太倉市瀏河鎮交界處的愚農莊園。每逢節假日,水果采摘、賞花拍照、聚餐喝茶、垂釣露營、游船騎行等,讓游客們流連忘返,臨走時還要捎上些地道的農產品。與日俱增的人氣,使愚農莊園很快升級為網紅打卡地。
在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求學期間,賈濤在老師的指導下經歷了兩次與農產品銷售相關的創業。畢業后,他幸運地參與了上海市嘉定區毛橋集市部分項目的籌備和創建工作。學校創新創業學院的老師們始終關注著他的創業之路,組建團隊跟蹤指導,提出以鄉村旅游為突破口,首創“大集市+小莊園”的全新模式,做鄉村振興的綜合服務提供商。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截至目前,他所創立的農耘達品牌已累計實現收入2300萬元,帶動附近261名村民就業。
2017年,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胡北斗主動選擇返鄉創業,被選聘為江蘇省沭陽縣“鄉村振興新村干”。他與一批志同道合的新村干一起創辦了長亭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綠化苗木種植、批發、零售以及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創業過程中,學校積極提供“雙創”資源支持,成立項目專家團隊進行指導。公司成立僅一年,就帶動周邊村莊苗木年銷售額達到1200余萬元,間接帶動就業163人,幫助34人脫貧致富。截至目前,公司在各大電商平臺累計開設店鋪210個,還為農戶提供免費電子商務培訓2000多人次。
和賈濤、胡北斗一樣,投身于鄉村振興的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還有很多。他們把青春的汗水揮灑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鄉村振興故事。
“學校始終堅持以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從專創融合、產教融合、‘雙創’生態等方面推進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返鄉入鄉’創新創業的優秀青年學子。”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繆昌武說。(張學軍 沈葉菁 李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