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藍新聞藍媒聯盟在大碶成校現場直播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12月21日,正值冬至,北侖區大碶成人學校內格外熱鬧,中國藍新聞藍媒聯盟北侖區傳媒中心的記者們正在桂語坊內采訪,校長王財定和坊內的大阿嫂們向大家講解寧波人的冬至傳統習俗。本次采訪是以直播的形式,通過浙江中國藍新聞客戶端和侖傳直播間,展示給全國各地的朋友們。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寧波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當然吃這一環節是必不可少的。桂語坊里飄著濃濃的芝麻香,大阿嫂們正準備包湯圓。湯圓,寧波人又稱“湯團”,王財定介紹道:“吃湯團一直是寧波盛行的冬至習俗,象征團圓、和諧、吉祥?!币唤镏ヂ?、兩斤白糖、三斤豬油,調好餡,大阿嫂們現場展示了湯圓的做法。用糯米粉做出的一粒粒白凈的小圓子——番薯湯果也整齊的擺放著。番薯湯果中的“番”與“翻”同音,冬至吃番薯,便是寓意著把過去一年的霉運全翻過去,湯果又稱“圓子”,有團圓之意。寧波人在做番薯湯圓時,會加入酒釀。酒釀又叫做“漿板”,在寧波話里“漿”與“漲”相似,取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冬至夜,寧波家家烤大頭菜,然后把大塊年糕放入,配上調料慢慢煮,大阿嫂們將熱騰騰、香噴噴的烤菜年糕盛出來給大家品嘗,寓意著“年年高”。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據悉,老寧波人還有“困困冬至夜”的說法,睡前用熱水洗腳,寓意“來年走得順利”;冬至夜的夢最美好,要比平時睡得早些;冬至要記得說吉祥話,不能和別人吵架等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少寧波的冬至習俗正在慢慢消失,但是作為特有的地方民俗,我們有必要了解與傳承”王財定說道。桂語坊將繼續把傳統美食、傳統手藝和傳統文化展示給各地的朋友們,讓他們一同感受傳統習俗的魅力。(袁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