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果”如其然項目在歷經2屆學生團隊、近百余次的研發后,成功馴化出能促使溫州蜜柑連皮帶肉整個(全果)陳化的復合“X”菌種,為微生物陳化技術打下堅實基礎。項目成員從挑選合適果品到各類儀器調試,從實驗室到研發基地,從研究傳統陳皮到即食全果陳皮,為陳皮市場創造多種可能性,開發出微生物高效陳化技術的新領域。
項目主要負責人成員劉忠輝來自甘肅,為尋得中醫藥瑰寶的奧秘,架起傳統與創新發展的橋梁,以新一代的杏林精神用創新揚藥香。擁有千年歷史的陳皮,作為藥食同源的代表,市場容量以每年40%的速度遞增,已達百億。劉忠輝深知傳統陳皮有導寒邪、破滯氣、益脾胃等藥用價值,但其所需制造的時間3年起步、成品率較低、價格也居高不下。為打破傳統陳皮存在的壁壘,幫助傳統陳皮生產商實現轉型升級的同時,推動傳統陳化技術革新,在學校楊曉東教授的傳授知識與技能指導下,劉忠輝組建中藥專業團隊,開始全果陳皮項目的研發之旅。
為將傳統陳皮的寶貴藥用價值繼續保持,并補上傳統陳皮制備過程存在的短板,劉忠輝發起“尋新陳皮人”的活動。在老師推薦以及中藥專業同學對“新陳皮”的濃厚興趣下,項目團隊終于成型。技術負責人余子欣,對3年新會陳皮藥效成分進行光譜分析,發現黃酮類化物發揮主要藥用功能,經幾次沖泡后其含量明顯降低。中藥技能競賽種子選手鄭張燦,主要對促進傳統陳皮發酵的有效菌群進行分析,得出抑制有害菌或許是可以提高陳皮產品的結論。秉持“比傳統陳皮更健康、口感更好”的原則,在與檢驗、市場、財務等多位項目負責人的共同努力下,項目開發出首創國內微生物發酵高效陳化技術,通過高尖端操作,研發陳化型復合菌種,獨創二次紫外烘曬技術,使陳皮制作時長縮短5倍,產出提升10倍,同時匠心研發即食陳皮果。目前產品已申請食字號。
2021年7月,劉忠輝帶著即食陳皮果項目參加第七屆浙江省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獲得金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一直以來金職院將創新貫穿在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當中。在“雙高建設”背景下,院校注重優化課程設置,拓展雙創教育載體和方法,激發項目團隊成員創新潛能,項目成員以“愛好專業、學好專業、用好專業”為舵頭,基于自身專業領域愛研究,以第一作者申請專利2件(發明專利1件)。比賽不是目的,育人才是根本,用專業的知識為學生搭建創新的平臺,在社會建設中推動人才的培養,勵志在實現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科學技術的完美融合,為引領健康新使命開創新領域!(通訊員:汪妍 陳文航 錢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