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北侖柴橋花卉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花卉年產值過億元,花卉產業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體系已基本形成,有花木協會等團體帶領柴橋花木蓬勃發展,也涌現出花韻俱樂部、巾幗銷售團等產業型婦女組織。走進柴橋瑞巖、紫石等地,像走進了一個個大花園,沿著潺潺流淌的溪坑,漫步在花香彌漫的村道上,道路兩旁綠意蔥蔥、民房墻體綠化也獨具花鄉特色,而這其中巾幗“她力量”可謂是功不可沒,她們帶來了村莊美麗,更滋養著家風村風。
在農村,曾經堆滿垃圾的院子里,如今美觀整潔;曾經只注重做農活的農民,如今轉變觀念”,大家動手種下一盆盆象征著春天和希望的鮮花。巾幗們積聚力量,為“紅”花匠們賦能,以交流學習涵養身心,用雙雙巧手裝扮鄉村,打造美麗庭院。
據悉,柴橋瑞巖、紫石的“婦女種植大戶”“巾幗銷售團”一直名揚東部各省,她們不僅帶動了瑞巖、紫石,甚至整個柴橋的花木產業,更將柴橋花卉帶向了全國。這是一支引領農村婦女科技致富的帶頭人的強大力量。眾多“婦女種植大戶”“婦女銷售團”在這里施展自己的致富經,她們用自己敏銳、良好的嗅覺,幫助眾多“花農”掌握享受黃金期,保障收入最大化。她們是真正地新時期的“女能手”。 相信這股“她力量”在農村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鄉風文明建設、農村弱勢群里關愛等方面發揮婦女的獨特作用,凝聚基層巾幗力量,助力鄉村振興。(陸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