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職業教育中涉農專業招生困難,專業教師不足,尤其是具備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的‘技師型’涉農專業教師尤為稀缺,農村職業學校存在非農化傾向。”針對農村職業教育的這一現狀,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朱曉進建議,大力發展涉農涉鄉專業,建立完善的農民繼續教育體系,助力鄉村振興落在實處。
農村職業教育如何更好應對鄉村振興戰略需求?朱曉進委員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優化農村職業教育管理規劃布局。將涉農職業教育納入各省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常規工作;引導鼓勵有條件的部分省內高校增設涉農涉鄉專業,提供高端人才支撐。
二是重構農村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借鑒“全科醫生”人才培養模式,設立有利于農業農村工作開展的“全科專業”——如農學專業、農工商專業、鄉村服務專業等。同時,改進學業評價標準,增加操作技能評價權重,實行“學業水平考試+崗位技能證書+技師證書”的綜合標準體系,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三是完善農村職業教育財政支持辦法。按照農業生產教學實訓的實際情況,提高生均經費標準。省、市財政加強對教學專業項目建設的專項補貼,并向經濟薄弱地區傾斜。
四是構建面向農村的招生就業制度。依托農業、教育、科技等部門資源,協同社會力量,推進涉農職業教育與科技結合、與產業聯合、與企業聯盟,讓農村職業教育真正“用得上”,讓農村人才真正“留得住”。通過提升鄉村吸引力,將一批留守青年農民和返鄉大學生培育成新型職業農民、鄉村能人,讓優秀人才資源真正“用得好”。(武文君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