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鄉鎮成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鄉鎮成校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近年來,南潯各鄉鎮成校緊緊圍繞南潯區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按照“三服務”的工作要求,依托地方特色,從助美鄉村建設到助力產業發展,從提供技術幫扶到傾情志愿服務,哪里需要就服務到哪里,打出了成校的特色品牌。
為農服務為農忙,鄉村振興擔肩上。如今,菱湖成校的生態漁業培訓,千金成校的剪紙特色,石淙成校的助力鄉村旅游發展……一批特色成校脫穎而出,深耕鄉村天地,做實培訓服務,為新時代新農村貢獻成校力量。
菱湖成校 精耕漁業 擦亮金字招牌
南潯區菱湖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境內河港縱橫交錯,蕩漾星羅棋布,素有“中國淡水漁都”的美譽,當地“桑基魚塘”生態型循環經濟養魚模式與基地,更有2000多年歷史。
助力地方產業發展。近年來,菱湖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圍繞綠色謀發展,根據需求訂菜單,深入踐行“三服務”,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和發揮學校資源優勢,成功培育了“桑基魚塘”生態養殖培訓成教品牌,不斷提升學校軟硬件設施,順利獲評浙江省現代化成校。
立足生態 培訓升級
“無公害生態高效養殖如何實現增收?養殖水環境如何控制?……”盛夏時節,走進菱湖成校,整個校園綠意蔥蘢,教室里正進行新一輪的生態養殖技術培訓,學員們大多來自當地的水產養殖戶。
“水產養殖是菱湖的支柱產業,深入為地方服務是我們成校的責任所在。”校長劉森祥介紹,作為一所鄉鎮成校,近年來學校在培訓服務中一直堅持走綠色生態之路,緊盯水產業的未來發展所需,為當地培養了大量的淡水魚生態養殖人才。
從2008年開始,學校結合自身的全日制中職教育優勢,開設了中職層面的水產養殖班。這幾年,學校主要通過農村勞動力技能水產養殖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生態水產養殖培訓、農科教項目、中職水產班教學、大專學歷教育培訓等平臺構建全方位的培訓體系。截至目前,學校在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方面共舉辦各級各類水產培訓班33期次,培訓2100多人。
邀請專家 田頭授經
這幾年,菱湖鎮上的養殖戶只要養魚碰到難題了,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菱湖成校,想到成校聘請的技術專家團帶頭人沈學能,他是南潯區菱湖漁業協會會長。
“每次組織培訓,成校都會針對養殖戶的實際需求,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推進漁業生產方式向生態轉變。”說起成校的培訓,沈學能頻頻點贊。
讓漁業專家組成“智囊團”,這幾年菱湖成校可謂下足了功夫,有效開發菱湖漁業協會、陳邑加州鱸魚專業合作社、菱湖盛江家庭農場等水產養殖教學實踐基地,聘請包括沈學能在內的14名水產方面專業人員擔任兼職技能教學培訓教師,為當地產業的發展組成了強大的技術團隊。通過多年的培訓和扶持,菱湖鎮及周邊鎮逐步形成了各種生態水產養殖戶群體,輻射到整個江浙滬。
此外,在培訓過程中,菱湖成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堅持“產中學、學中產、學以致用”的有效培訓方式,加大推進“田頭基地”“田間教室”等一線培訓平臺的建設,將培訓真正滲透到農民的生產實踐中。
助力鄉村 增收致富
說起在菱湖成校完成從初中生到高中生到農民大學生“蛻變”的盛素紅,當地無人不曉,大家尊稱她為“菱湖魚娘”。2016年,她率先從外地引入跑道養魚設備,成了湖州跑道養魚帶頭人。“成校圓了我的大學夢,教了我很多養魚技術,也為我生態養魚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沒有菱湖成校,就沒有我的今天。”盛素紅說。
同樣,菱湖成校2014屆水產大專班葉占方,帶領陳邑村水產養殖戶們樹立起了浙北加州鱸魚第一村品牌;2014屆農民大學生徐文明,不僅創辦了特種水產育苗場,還獲評“領軍型”農民大學生……
要做好惠農實事,就是要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在多年辦學過程中,一批又一批的漁業專業人才從菱湖成校走出,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大軍中。目前,菱湖成立的漁業水產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有42家,輻射的養殖面積近4萬畝,水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經過多年的努力,菱湖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也成為“中國淡水漁都”科學發展的人才培育搖籃,成為中國淡水魚養殖人才教育的一塊響亮的品牌。
千金成校 以特創優 助力鄉鎮建設
南潯區千金成校坐落于“剪紙藝術之鄉”——千金鎮,曾獲湖州市基層科協先進集體、湖州市傳統剪紙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多年來,學校以“提升新時代農民素質,助力學習型社會建設”為辦學宗旨,以“千金剪紙”培訓為特色,積極拓寬培訓項目,開辦養老護理、育嬰員、電子商務、水產養殖等培訓班,培養了一大批農村實用人才。同時,學校組織開展了思想道德、基礎文化、藝術休閑等各類社區教育活動,受到了轄區內群眾的歡迎。
剪紙特色 傳承非遺
“同學們,在學習剪紙之前,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剪紙的種類……”每到暑期,在千金成校,總有這樣的公益課堂讓孩子們走近傳統文化。“‘千金剪紙’是南潯特有的非遺項目,經過多年的努力,越來越多的千金人喜愛上了剪紙這門民間傳統藝術。”千金成校校長姚建斌介紹,學校以“一紙千金非遺課堂”為抓手,開展普及性剪紙教育活動,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千金民間剪紙文化。
從普及到創優,從2013年開始,學校每年開辦剪紙骨干培訓班,并邀請省內剪紙名家走進千金鎮授課,截至2019年,共有357名剪紙藝術骨干參與了培訓。同時,學校先后完成了市級社區教育實驗項目《圍繞千金傳統文化開展剪紙藝術教育的實驗》和市級科研課題《基于地域特色實施剪紙藝術社區教育課程的實踐和研究》。
2018年,千金成校牽頭成立“千金剪紙工作室”,主要進行剪紙技法研討、剪紙普及授課等活動,并堅持到各村文化禮堂上開展剪紙公益課。同年,“千金剪紙”培訓被浙江省教育廳評為浙江省成教品牌項目。2019年12月,千金成校被湖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認定為湖州市傳統剪紙教育基地。
健康課堂 送到家門
自2016年起,千金成校開設“千金健康課”,實施社區健康教育。教育內容主要包括身體保健知識、疾病預防知識、生活衛生知識三部分。在健康教育的形式上,學校采取“講座”為主,個體咨詢和發放資料為輔的方式。
同時,學校還編寫了《早點知道 多點健康》《祝你健康》《健康是一種和諧》等三冊健康教育讀本。2016年至2019年,共組織健康教育講座48場,參與人次達3551人次。其中38場講座地點均設在各村的文化禮堂,把健康課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
學校申報的科研課題《二中心合作模式下鄉鎮社區健康教育的實踐與研究——以湖州市南潯區千金鎮為例》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農村成人教育專業委員會列為研究課題。《院校合作模式下實施鄉鎮社區健康教育的實驗》被湖州市教育局列為市級社區教育實驗項目。“千金健康課”的實施,有效提升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力,也促進了社區教育網絡的完善。
水產養殖 助力增收
針對千金鎮以養殖黃顙魚、翹嘴紅鲌等特種水產為主的水產業現狀,近年來,千金成校在本鎮農業生產轉型中主動發力,針對養殖大戶、行業協會帶頭人、農產品電子商務從業者等,加強水產養殖技能和電子商務技能培訓,為全鎮水產養殖業增產增收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撐。
同時,學校邀請浙大教授徐海圣等老師舉行的講座,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歡迎。學校實施的農科教項目《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技術的應用與推廣》,使水產養殖科技得到有效推廣。2018年,學員姚永星、俞紅海、姚文英、簡文華的漁場被評為第一批市級美麗漁場,全鎮有68位水產養殖大戶(63位均為水產養殖班學員)被評為第一批市級健康養殖示范戶。“南潯千金姚文英家庭農場”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稱號。2018年7月,其農場所在的東馬干村(黃顙魚)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石淙成校 綠色惠民 樂當“美容師”
這個夏天,從空中俯瞰南潯區石淙鎮的500畝田園花海景區,波斯菊等花競相綻放,成為當地旅游“網紅”打卡地,吸引不少市民及游人徜徉花海,合影留戀,放飛快樂心情。
“花海是石淙的新地標,每年的石淙花海旅游節,學校都會積極組織農村志愿者參與。”石淙成校校長馮明明介紹。
美麗風景的背后,離不開成校助力政府“生態優先、發展旅游”、護美鄉村環境貢獻的重要力量。近年來,石淙成校在學校發展中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提高農民職業技能和培養現代化農民為重點,圍繞石淙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主線,樂當鄉村“美容師”,讓老百姓樂享惠民成果。
技能培訓 描繪新風景
前不久,來自菱湖、千金、善璉和石淙4個鄉鎮的60多名村干部在石淙成校結束了農村花卉專業的培訓。“這些知識對我們村里進行新農村建設很有用。”石淙鎮羊河壩村村書記高海松說,整個培訓從花卉品種、土壤分類、播種流程、養護方式等都作了詳細講解,讓村干部們受益匪淺。
今年,石淙成校承擔了區級《花開原野園藝》技能培訓項目,這是石淙成校扮靚鄉村的培訓之一。近年來,石淙成校圍繞當地鄉村旅游發展,開出了鄉村美容師、農家樂經營管理、中式面點師、農村電子商務、網絡創業精英人才等一系列培訓菜單,同時積極帶領學員走出去參觀“取經”,理論結合實際,大大促進了石淙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2019年,石淙成校共舉辦此類培訓100余場,受益人數達4500余人次。
志愿服務 傳遞新風尚
鄉村景美,志愿服務更美。在石淙廣場、小區、花海等場所總是活躍著一群身穿紅馬甲,一手拿垃圾袋,一手拿垃圾鉗,邊走邊撿拾垃圾,并勸導不要隨手丟垃圾的隊伍,她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石淙美嫂”。
據了解,“石淙美嫂”志愿服務隊由石淙成校專門組建,共有近100人,團隊秉承“綠色”情懷,從宣傳垃圾分類到文明創建,從旅游服務到參與大型活動,哪里需要就出現在哪里。“各個村的婦女主任都是‘美嫂’的骨干力量,她們都是我們成校志愿者隊伍的領頭人。”說起這支隊伍的打造,石淙成校校長馮明明很是自豪。
“在農村,垃圾分類的推動非常不易,長期的投放習慣使很多村民對垃圾分類不適應,我們的志愿行動確實發揮了大作用。”石淙鎮花園灣村婦女主任宋紅美感慨地說。在志愿服務中,她們還開通了“垃圾分類熱線群”,通過溝通和交流,垃圾分類不再是難事,志愿者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了。
“石淙成校積極配合我鎮的中心工作,聯合多部門積極開展各項培訓活動,在傳播新知識,推廣新技術,培養新農民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石淙鄉村旅游發展離不開他們的付出。”石淙鎮政府主要領導表示。
接下來,石淙成校將繼續做實技能培訓,打造服務品牌,為新農村建設加油,為石淙鄉村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