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專業(群)品牌,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近年來,北海職業學院以“雙高計劃”為引領,以特色專業(群)加實訓基地建設為抓手,不斷加強學院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目前,學院學生超過1.9萬人,共設47個專業,有效對接區域產業,既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也為自身的發展贏得了空間。
發展速度: 一年創建一個特色專業(群)
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在此大背景下,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密集出臺職業教育發展文件,2019年1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二十條)頒布,明確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和措施,尤其明確了職業院校要“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2015年以來,北海職業學院自籌資金3000多萬元,獲得自治區財政專項資金支持5000萬元,致力建設適應北海市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濱海特色專業(群)加實訓基地,陸續創建了電子信息技術、港口機械與自動控制、濱海旅游、汽車檢測與維修、工業機器人等5個示范特色專業(群)加實訓基地。
電子信息產業是北海首個實現千億元產值目標的產業,北海的電子信息產業更是占據了全區的“半壁江山”。與此同時,技術創新能力和人才資源仍是制約北海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據此,北海職業學院全力打造以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為核心專業,含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專業的電子信息技術示范特色專業(群)加實訓基地。從專業(群)發展定位及建設目標、人才培養方案、教師隊伍建設、社會服務能力以及示范輻射作用等方面制定建設方案和任務書,通過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引入行業標準和企業資源,校企共創及互設工作站等途徑,對專業(群)加實訓基地進行全方位建設,使之成為人才培養的綜合平臺。
近幾年,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群)加實訓基地為北海及周邊地區的電子信息企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就業率超過93.5%。隨著企業、行業和社會對該專業(群)贊譽度不斷提高,該專業群所在的電子信息工程系在校生從2016年的970人增至2020年的3191人,該系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電子商務數據分析、網店運營推廣、5G移動網絡運維專業獲批國家“1+X”證書制度試點,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群)發展基地獲批“廣西職業教育第四批專業發展研究基地”。
學院還根據北海港口、全域旅游等行業的發展需求,幾年來先后創建了以港口物流設備與自動控制專業為核心,含物流管理、電氣自動化、制冷與冷藏技術專業的港口機械與自動控制示范特色專業(群)加實訓基地;以酒店管理專業為核心,含旅游管理、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濱海旅游示范特色專業(群)加實訓基地;以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為核心,含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工業機器人示范特色專業(群)加實訓基地;以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為核心,含汽車車身維修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汽車檢測與維修示范特色專業(群)加實訓基地。
這些示范特色專業(群)及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臨港特色明顯,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實訓條件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北部灣經濟區臨港產業發展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產教融合:開展校企合作“雙元”育人
“學院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產業發展及轉型升級要求,科學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和布局,提高專業與產業的契合度,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服務。”北海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藍偉說。
深化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職業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北海職業學院主動融入并服務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積極探索多樣化校企合作模式,不斷深化產教融合,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在促進地方經濟與產業發展的同時為自身發展贏得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爭取與知名企業合作,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近年來,北海職業學院加強與行業企業多層次寬領域合作,形成了校企合作“產、學、研、創”一體化工作格局。目前,學院擁有穩定合作培養人才的企業235家,其中,包括廣西京東云浩云計算有限公司、華為、比亞迪、廈門海陸海事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商鯤教育控股集團、深圳大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王品(中國)餐飲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
整合利用校企資源,持續加大實訓基地建設。近3年,學院共投入7000多萬元用于購置和安裝教學儀器設備,著力改善校內實訓教學條件。目前,學院建有校內實訓室253個,與合作企業共建有235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保障了學院所有專業學生的實習實訓需求。
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探索校企“雙元”育人模式。學院與北京商鯤教育控股集團、深圳大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別開展了旅游專業、工業機器人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班,與廈門海陸海事服務有限公司合作開辦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出國班,與王品(中國)餐飲有限公司、上海諾富特酒店、北部灣沿海企業等合作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有效實現了畢業實習與就業零距離對接。
深化拓展校企合作領域,助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院充分依托示范特色專業(群)及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積極探索校企共建“校中店”和“校企工作站”。2018年,投入項目經費270多萬元,與北海市東方假日酒店合作建設打造“海絲旅酒店”和“咖啡和酒水文化體驗中心”兩個產教一體生產性實訓基地——校中店;2019年,投入50多萬元,與廣西京東云浩云計算有限公司、廣西海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海市深藍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合作打造了“電子創新工作室”“數字媒體工作室”等一批校內、校外“校企合作工作站”,促進了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主動參與國際交流,增強學院發展后勁與活力。2019年,學院與馬來西亞吉隆坡建設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就提升師生學歷層次、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拓寬學生就業方向等達成了多項共識,擴大了師生國際化視野;選送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師生到臺灣參加王品(中國)集團組織的兩岸餐飲學術交流活動,為師生搭建與港澳臺地區行業企業交流平臺;組織學院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17名學生到廈門進行海員證培訓及考證,開啟了學院國際化辦學的先例。
提質培優: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是關鍵。近年來,北海職業學院堅持以師德建設為引領,以“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大力實施教學名師培養工程、“雙師”團隊建設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培、引、聘”多途徑建設教師隊伍,以“培”為主,“引、聘”為輔,完善多元培養培訓及引進體系。同時,學院大力支持教師到企業兼職,同時聘請企業行業一線的業務管理、技術專家到校任教,打造了一支技藝精湛、師德高尚、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2016年至2020年,學院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屢創佳績,其中電信系學生獲全國一等獎,機電系、經管系學生獲全區一等獎;參加各類文體比賽獲得優異成績,學生男子氣排球隊獲全國大學生氣排球賽高職高專組冠軍,學生啦啦操隊獲全國啦啦操比賽冠軍。
經過幾年的專業結構優化,學院形成了以港口運輸、濱海旅游服務專業(群)為特色,以電子信息、財經商貿專業(群)為主干,以教育、文化藝術、建筑與房地產專業(群)為體量的專業格局。2019年,為進一步對接區域經濟社會重點領域產業和支柱產業,學院立項了首批8項院級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立項了首批26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學院始終堅持‘立足北海,面向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辦學定位,堅定‘立德樹人、產教融合、特色興校、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全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成長成才。”北海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林旺興說。(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