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對照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0年度省政府民生實事(老年教育部分)的通知精神及安吉縣縣委、縣政府提出建設“富裕安吉、美麗安吉、幸福安吉”和聚焦 “兩山”實踐,聚力趕超發展,建設中國最美縣域的發展戰略,安吉縣政府依托安吉縣遞鋪區域性中心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辦學場地特成立安吉縣遞鋪區域性老年大學。作為安吉縣教育系統唯一列入2020年省政府十項民生實事工程的項目,“新建遞鋪區域性老年大學”項目被納入2020年縣政府重點工作內容。項目建成后,將為實現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教、老有所樂”提供重要保障。
安吉縣遞鋪區域性老年大學辦學區域含安吉縣遞鋪街道、昌碩街道、靈峰街道。所處區域位于安吉縣中心地帶,是安吉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轄35個行政村、15個村改居社區、21個城市社區,常住人口16.49萬,其中六十歲以上人口3.8萬。
安吉縣遞鋪區域性老年大學位于風景秀麗的鳳凰山下,緊臨安吉大道,環境適宜,交通便利,校園建筑面積2045平方米,目前擁有五個專業老年培訓室,能夠充分滿足各類老年培訓需求。
項目成效:
目前老年長班在讀學員有322人。為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迎合老年人個性需求,自2017年起,學校陸續開設中式烹飪、西式糕點、茶藝、插花、排舞、瑜伽和太極劍等各類短班數十個,培訓課時數達三萬多,人次達一萬多。2020年新開設了書法、葫蘆絲、交誼舞、戲曲歌詠、手機攝影、健康養生、手工刺繡7個老年長班,還有抖音直播、安全急救、家政服務等各類短班,在校老年學員達1700余人。
項目內容:
一、圍繞政府中心工作,明確辦學方向。
一是高位立足,制定辦學宗旨,學校根據安吉縣社會特點,緊密圍繞安吉縣委、縣政府建設“富裕安吉、美麗安吉、幸福安吉”和聚焦“兩山”實踐,聚力趕超發展,建設中國最美縣域的發展戰略,立足于服務建設“三個安吉”“中國最美縣域”,提出“服務地方發展,提升公民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的辦學宗旨。二是切合實際,制定發展規劃。學校根據辦學方向,科學制定學校三年發展規劃,規劃分年度制定發展目標與措施,并根據發展進度隨時進行調整與提升。通過實施老年技能培訓、老年興趣培訓、老年健康養生培訓和老年業余生活教育等項目化的教育培訓,服務富裕安吉、美麗安吉、幸福安吉“三個安吉”建設,服務“中國最美縣域”建設。
二、完善組織隊伍建設,規范管理制度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建立由安吉縣縣委組織部領導擔任主任和三個街道分管教育領導擔任副主任,街道老齡委、教育辦、婦聯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的校委會。建立學校行政班子,設校長一名,副校長二名。下設四個分別由兩名培訓組長和四位教師組成的培訓工作小組。建立覆蓋鎮村兩級老年學堂,其中村級(社區)老年學堂65個,并建立村(社區)老年教育聯絡人、老年教育志愿者組織,健全老年教育網絡體系。二是注重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熟悉老年教育規律、具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科技推廣能力的管理隊伍,其中專職教師15人,全部達到大專及以上學歷,兼職教師36人,能夠充分滿足教學需要。三是規范管理制度。學校建立校委會制度、聯席會議制度,以及組織管理、教育培訓、經費收支、紀律監督、教師考核等一系列健全制度,堅持依法辦學,規范辦學,注重教育培訓過程管理,有完整的培訓辦班計劃、辦班申報、學員資格審核、網上平臺錄入、學員登記表、培訓簽到、培訓學員名冊、培訓現場照片、授課教師、授課講稿或備課筆記、畢業或通過培訓名冊、培訓小結等過程性臺賬和詳實的工作資料。
三、依托校內校外資源,改善辦學條件
一是積極籌措經費,努力改進校園教學設施。學校計劃投資100萬,改造建筑面積2045平米的校園,增設保證正常老年教育的教室及設施設備。其中包括5個多功能電化老年教育教室、1個實訓室、1個護理室和4個教師辦公室。添置3200冊圖書,開辟閱覽區,供老年人休閑閱讀。截至2020年7月中旬,已經投資19.2萬元進行改造,重點對綜合培訓室、戲曲培訓室、書畫培訓室、合唱培訓室、電腦培訓室等五個功能教室進行改建,對過道走廊、樓梯墻面進行校園文化布置,校牌、班牌標識進行安裝,已經能夠滿足開班需要。二是整合社區資源,拓展校外培訓基地。學校主動與社區聯系,以社區文化大禮堂為陣地,計劃到年底籌建村級(社區)老年標準學堂12個,在校外建立老年培訓基地3個。為方便送培訓下社區,學校配備移動投影儀、移動音箱、筆記本電腦等裝備。目前已初步建成老年太極、老年合唱和老年舞蹈三個校外培訓基地,村級(社區)老年標準學堂三所,還將組建老年教育聯絡人隊伍,逐步健全老年教育網絡體系。
四、結合“兩山”理論指導,創新辦學模式
學校以“兩山”理論為指導,大力完善與自然生態和諧一致的四大培訓模式。一是“超市”培訓模式。依照“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和老年人個體需求,學校開列培訓“菜單”,老年參訓人員自由“點單”,通過文件通知、櫥窗展示、書面張貼、電視臺廣告、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和校外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等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進行宣傳,老年人可自主選擇喜歡的培訓項目報名參加。二是“訂單式”培訓模式。以社區為單位,根據本社區發展需求和生活實際,開出老年教育培訓“訂單”,學校按“訂單”列出培訓項目,因時因地制宜,組織教師進社區開展老年培訓活動。三是“長短班”組合培訓模式。學校根據培訓項目和地域特點,開設32課時以上的長期培訓班和課時數較少的短期培訓班若干個。2018年3月,學校聯合安吉縣越劇團和老年大學組建老年越劇長班,2017年9月應昌碩街道所轄社區要求組建老年合唱長班,2017年2月組織安吉縣老年書法愛好者成立老年書法長班,同期組織安吉縣城區太極拳愛好者成立太極拳長班,下轄昌碩成校和靈峰成校分別組建老年交誼舞長班和老年歌詠長班,正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雖學員年年有變動,但學習陣地不變。四是“引進來走出去”活動模式。為加強安吉縣城區與周邊鄉鎮文化交流,豐富老年人文化娛樂生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招賢納才,吸引有一技之長的老年人、各類社會性老年活動團體和其他鄉鎮老年協會參與到本校老年活動中來。同時以文化走親為載體,學校和社區共同召集老年培訓學員,每月組織一到兩次文化下鄉活動,通過同臺切磋、交流競技的形式,實現地區間文化交流,在增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同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繁榮社區老年文化生活,助推鄉村共同振興事業。
項目愿景:
7月中旬,以省衛建委督察專員葉勤興為組長的省政府第四督察組,來安吉縣督察省民生實事項目進展情況,“新建遞鋪區域性老年大學”項目位列其中。督察組對老年大學新建項目進展情況表示滿意,對學校全面有序、規范有效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時要求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加強項目監督,把握時間節點,確保項目保質保量完成,努力辦好民生實事,提升群眾滿意度。12月2日,湖州市教育局專家組將蒞臨安吉縣遞鋪區域性老年大學實地考察項目實施情況。
安吉縣遞鋪區域性老年大學將以省市專項督察為契機,緊密圍繞縣委縣政府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教學設備,配備專業的教育師資和管理人員,積極組織開展老年人教育培訓與服務工作,順利完成“新建遞鋪區域性老年大學”的光榮使命,為安吉縣老年教育培訓開辟新天地,譜寫新篇章,讓安吉縣老年人文化生活邁上新征程,踏上新臺階。為維護地方穩定和社會和諧發展作出貢獻。
項目安排:
季度 |
項目推進安排 |
一季度 |
1、布置三個老年培訓功能室,達到使用標準(老年綜合培訓室、老年書法培訓室、老年合唱培訓室); 2、組織機構到位:設立培訓組長二名,加四位教師組成4個培訓工作小組; 3、建立“超市”培訓菜單,待疫情過后開始選單培訓; 4、建立村級(社區)老年標準學堂1個,建立村(社區)老年教育聯絡人,逐步健全老年教育教育網絡。 |
二季度 |
1、完善行政班子設置。設校長一名,副校長二名; 2、建立了校委會制度、聯席會議制度,以及的組織管理、教育培訓、經費收支、紀律監督、教師考核等一系列健全制度; 3、開始培訓,建立長期培訓班(32課時以上)三個,短期培訓班十個。 4、布置老年手工培訓實訓室一個,可以開始中式烹飪、西式糕點、花藝、茶藝等使用標準。 5、建立村級(社區)老年標準學堂3個,建立村(社區)老年教育志愿者組織,完整老年教育教育網絡。 |
三季度 |
1、再布置兩個個老年培訓功能室(老年電腦培訓教室、老年健身培訓室),達到使用標準; 2、拓展校外三塊培訓基地(老年太極培訓基地、老年合唱培訓基地、老年舞蹈培訓基地); 3、建立“訂單式”培訓菜單; 4、加大培訓規模,再建立長期培訓班(32課時以上)四個,短期培訓班十五個。 5、建立村級(社區)老年標準學堂5個,逐步在縣城周邊各村開展老年大學課目培訓,塑造培訓氣氛。 |
四季度 |
1、學校擬添置3200冊的圖書,用于閱覽及老年人休閑。 2、建立校委會。完善校委會制度并落于實處; 3、完善老年護理室1個; 4、建立村級(社區)老年標準學堂12個,在各村開展老年大學課目培訓; 5、整理培訓材料 6、整理申報材料。 |
(撰稿人:安吉縣遞鋪區域性中心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許麗琴)